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一章 国之重器

    新原日报大厦曾几何时也是新原市的地标性建筑,当年的设计师颇有情怀的将大厦设计成了一柱擎天的样子,甚是雄浑伟岸。只是近几年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让纸媒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年收到的广告费还不够整个大楼的水电费,日常的运营开销、职工薪酬全凭上级单位拨款,也不过是个勉强维持而已。于是楼还是那个楼,只是如今落满了灰尘,看着便有些萎靡不振、灰头土脸。

    蒋晓清澳洲留学回来后,便进了新原日报做起了记者,图的不过是个安稳清闲,反正她家又不差钱,更无需奋斗什么。接到丁汉电话时,她正百无聊赖的在办公室玩着手机,也不知是谁将那日的碰瓷儿事件的视频传上了微博,恰好被她刷到了。这视频转发和点击量都少的可怜,没形成什么新闻爆点。视频里清晰的记录了丁汉和张钢放到那几个碰瓷混混儿说完经过,让蒋晓清看的极为过瘾,心里不免又想到了那个英气却粗糙的男人。然后她就欣喜的接到了丁汉的电话。

    电话里,丁汉告诉她大汉科技的最新蓄电池样品已经制造了出来,希望她能过来看看,如果能发篇报道那就更好了。蒋晓清自然是满口答应,当下就定好了第二天前去的时间。

    给蒋晓清打完电话后,丁汉又打给了江正之,样品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推向市场。在这方面,他基本上没什么门路和关系,但如果能得到江正之的认可,对于大汉科技肯定是好事。何况自己也确实该去登门感谢一下江老,环保批复的事情就是人家帮忙解决的。

    听到丁汉说蓄电池样品造出来后,江正之的回复比蒋晓清还痛快,当时就要亲自过来查看。丁汉那能再让江老劳动大架,表示自己这就带着样品过去,江老立即表示同意。

    放下电话后,丁汉拿好了蓄电池样品,又买了些水果之类的礼物,开车直奔江老住所。

    江老是核物理专家,即便退休回了新原市,也依然是重点保护对象,江老在新原市的家便被安在了军分区大院内。门口的哨兵联系过之后,又再三确认了丁汉的身份,这才打开了防撞杆,将他接引到了江正之的独栋小二楼前。

    江老却早已等在了门口,热情的把丁汉请进了书房。丁汉准备了一嘴的客气话还没说,手里的水果还没放下,江老就直接让他把蓄电池拿了出来,然后迫不及待的测试了起来。

    江老的书房很大,能有五六十平米的样子,中间用屏风做了分割,一边是放置的书架和藏书,另一边则摆了好些设备仪器,估摸着江老没事在家也做点试验什么的。

    良久之后,江老做完了测试,怔怔的看着手里的蓄电池,喃喃的说道:“国之重器,国之重技啊。。。。。”。

    “江老”。。。丁汉轻唤了一声。

    江正之这才哦了一声,从恍惚中醒转了过来,将电池交到丁汉手里,一脸严肃的问道:“丁总,你必须跟我实话实说,这个电池真的是你们自己研发

    的吗”?

    “江老,我就是想偷也没地方偷去呀”。丁汉自嘲道。

    江正之点了点头,不住的感叹:“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啊。。。。。。”。又看着丁汉肃穆的问道:“你说吧,需要我怎么帮你”。

    丁汉没想到江老会这么问他,他所以带着样品拜访江老,一方面是感谢,另一方面是想让江老验证一下产品。想了想,当即老老实实的说道:“江老,我来主要是感谢您对我们的帮助,另外就是想让您帮忙把把关。您看这个电池怎么样”。

    江正之将老花镜摘了下来,悠悠的说道:“丁总啊,你根本没意识到你们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发明。这么说吧,你的这款生物能电池一旦面试,将有可能改变世界格局”。

    “江老,有那么夸张吗?我们的初衷只是为了研发一款高性能的手机电池”?丁汉有些疑惑的问道。

    “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力推新能源吗”?

    丁汉摇头,只觉得江老的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江正之站起身来,目光深邃的看向窗外,“在你的眼里,这只是一款手机电池,在我的眼里,它却是强国之重器”。顿了顿继续说道:“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石油的原因。而我国恰恰是个贫油国家,这些年来,我们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去研发新能源,以替代巨大的石油消耗量。可是化学能的电池在性能上,已经走到了尽头。说具体些,民用领域的暂且不说,只说军用的,比如无人机、电磁炮、外骨骼系统等等。。。。。。你们研发的这款电池,在很多领域上都将使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