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章 四方城之谜 夜访五国城

    四方城遗迹?这里有个五国城遗迹,相传北宋出了一个艺术家,书画琴棋,样样精通。当个文化部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一定清史留名,但可惜,选错了职业,偏偏搞了政治,当了一国之主。远贤臣,近奸侫,一通折腾之下,就成了阶下囚,被金人像狗一样牵到了五国城,坐井观天,最后,客死异乡。

    如今,五国城成了遗址。今天,我和老六闲着的时候,也去逛了逛。残恒断墙,蒿草丛生,除了那口井还在,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了。

    学考古的人,对于遗迹的好奇,就像酒鬼碰到茅台酒,不喝到嘴,那是抓肝挠腮的难受。五国城也没人管,我和老六一商量,决定对那口井探索一下,碰碰运气,看是否能发现点什么。

    准备了一些工具,两根绳子,两把小号的钢尖锹,几把毛刷,一把锤子,还有烧炉子添煤的小铲子,两个手电。为了空间照明,我们还带了几根蜡烛和一个马灯。

    夜半三更,我和老六出发了。

    一弯新月挂在天边,躲在云后,映的周围的云血红血红的。老辈人讲,血月现,鬼门开,这样的天是不出门的。

    年轻人,血气方刚,可管不了那么多,老六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我坐在后座上,拎着一个袋子,所有工具都放在袋子里。

    破自行车“嘎吱、嘎吱”地叫着,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五国城遗址,将自行车藏在草丛里,沿着残垣豁口,我们就进入了遗址。

    四周很寂静,除了脚步声,再无半点其它声音,我在前,老六拎着袋子在后,由于怕被人发现,我们没有使用手电。

    古井越来越近,我总感觉不时有阴风拂过后脑,还好,老六在我后面,心稍安。突然,草丛中“扑棱”一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斜着飞了出去,吓得我一激灵,全身血都似乎凝固了,头皮发麻,头发都乍了起来。

    “别怕,可能是野鸡。”老六说道。

    我缓了缓,吓得不轻,但不能让老六看出来,鸭子熟了,嘴还得硬着。

    “没事,这我见多了,小事一桩。”

    由于白天我们已经探好了路,不多时就来到了井边。这是一口枯井,当年,主要是为了囚禁徽宗、钦宗父子俩而弄的,这爷俩也真是古今少有,父亲害怕,传位给儿子,儿子哭哭啼啼死活不当皇帝,真是民族败类!八百年过去了,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当年的痕迹,还原那段不堪的历史。

    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下井。我和老六亲如兄弟,倒没有这个担心。

    我在井边的铁桩上拴好绳子,将绳子的另一端系一个铁钩,挂上马灯。然后,我把它放了下去,大约二十米后,就到了底,这个井呈“八”字形状,越往下越宽敞。

    马灯燃烧很正常,这说明下面氧气很正常。于是,我将绳子拉了上来,系在在腰间,我一手捏着小钢锹,一手拿着手电。

    一切准备好之后,我说道:“老六,把我顺下去。”

    老六扽直绳子后,我先跳下井,双脚蹬着井壁,一点一点往下滑。

    井壁很滑,在手电的照射下,我发现井壁全是一些新鲜的绿色苔藓。这都一月末了,按理说,苔藓应该是干枯的,我有些疑惑。越往下,越暖和。

    三分钟后,我到了井底。解开绳子,向上挥了挥手,示意老六把工具袋子竖下来。

    井底很干燥,全是一些枯草,也很宽敞,大约有五六米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