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我的第一次出丧事

    第十四章我的第一次出丧事

    跟着秋道人进了屋子,东屋坐满了喝酒的男人,我们三人则是被带到了西屋,单独给我们开了一桌,荤素热凉搭配了十六个菜,满满摆了一桌子。

    秋道人撸起袖子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满嘴是油,还不忘了招呼我们两个吃,我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丧宴,着实被眼前的席面震惊了,不知道从哪个菜吃起来。

    “为师给你科普一下,昨晚你在棺材沟看到的那些棺材,叫做悬棺,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是属于崖葬的一种。”

    边说,秋道人还不忘咬一口满是肥油的鸡腿,道:“是在崖壁上凿出大小合适的口子,把棺材一起悬吊着塞进去,位置越高就代表着对死者越尊敬。”

    我听懂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说:“师父,这么说这一代的人都是从南方迁徙过来的。”

    “看来你没有想的那么笨,不过是他们祖上迁来的,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了口音,有些规矩却延续了下来,不论是请我们道士还是其他的神婆和阴阳家,那都要我们先大吃一顿,不吃怕我们不用心办事。”

    秋道人一脸享受的表情,可能是觉得这样的规矩让他很满意。

    秋道人相继跟我说,在这一带从事像我们这样行业的,大致分为四个职业:道士、和尚、神婆和阴阳家。

    搬山道人自然属于是道家的分支,神婆就是我奶奶那样的,和尚各地都有被人熟知,唯独这个阴阳家。

    阴阳家,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属于诸子百家之一,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当地的阴阳家,又被简化称之为“阴阳”,这类人只拜天地,他们表现出和其他三种人不同之处便是有一手画棺的绝技,当地也有叫画材的,画出来栩栩如生,特别漂亮。

    画棺大致内容为天门仙阁,日月星辰,描龙绘凤,山水花草,也有画富贵不断头的边纹,两帮书写“驾鹤西去,魂归西天”或者“身卧福地,名垂千古”等。

    棺材两个侧面多为明或者暗八仙,明的是人物,暗的是八仙的法器。

    后面则几乎差不多都是一个很繁琐的圆形“寿”字图。

    我听得仔细,他说的明白,以至于给我一种错误的感觉,那就是这货没有文凭,但是很有文化,不过当西屋喝多的人过来敬酒之后,他就开始胡吹起来,上至九天揽月,下至深海捉鳖无所不能。

    搞得我实在听不下去,原来只要他自己不觉得尴尬,那尴尬的就是我这个当徒弟的了,于是拉着任灵萱跑到院子里边,让耳朵清静清静。

    没有盖好的棺材,依旧可以看到那探上来的四肢,总感觉非常的阴森和变扭,在棺材头前摆放着一张黑白遗照,相貌看起来并不慈祥,尤其是那双眼睛又大又硬,整个往外凸出好几厘米。

    看得我眉头紧皱,便又拉着任灵萱直径走到了街上,门口贴着挽联,接了一盏钨丝灯,风一吹那灯摇摇晃晃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要不是有她陪着我,自己宁愿回去继续尴尬。

    “小道长,你师父有没有告诉你,到时候怎么处理啊?”一个女人的声音在我们背后响起,我转头一看,正是去店铺里边请秋道人两人中的姐姐。

    “我师父说天机不可泄露,现在说出来不灵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反应还是很快的,以免被人看不起。

    女人深深叹了口气,说:“我妈卧床不起快三年了,活的时候一天到晚念叨死了算了,可这死到临头了,她又后悔了,我知道她就是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但人总有一死,搞成这样让我们这些当儿女的该怎么办呢?”说着,就忍不住开始哽咽起来。

    这话乍一听好像是那么个道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搭灵棚的时候还砸伤了一个人,估计要赔人家不少钱,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女人依旧向我哭诉着,她应该只是想找个陌生人释放一下情绪。

    “难道说是老人家有什么心愿未了吗?”

    我喃喃了一句,她没有听清楚问我什么,我随口回了一句没什么,其实听我奶奶说过,有些人大限将至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遗憾,有时候对人有时候对物,只要了却心愿才肯安心上路。

    正想着,忽然就起了大风,那是一阵很强烈的旋风,为我们提供照明的钨丝灯摇晃的更加猛烈,一闪一闪明暗交替。

    院子里边靠在墙边的花圈满院子乱滚乱翻,有一个都滚出了门,整个灵棚的塑料布更是被吹的鼓动。

    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