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 大宝贝

    入夜,小竹楼外海风微抚,浪潮之声不绝于耳。只是如此怡然自得的环境,有人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小竹楼里,听着柳苗条鼾声阵阵。周彻侧躺在靠窗的床上思绪漂浮。

  七年前,周彻身患重疾。其父周丹扉听说流州的中心,飞仙城内有隐世神医妙手回春。为救儿子,刚刚丧偶半年的周丹扉变卖家产带着五岁的周彻和四岁的周白鹿,举家赶往号称天不管,地不管,政权不管的三不管的流州。

  流州,古来繁华。神洲共有有七十二州,六千余城。这六千余城分摊到七十二州上,每州也不过八十余座。而流州却独占三百,且每座城之间皆有以青石板铺设可并行两辆马车的道路相连。如此繁华之景在当时已经超越了永朝的王都永安城。对此永朝内曾有流州出身且话语权极重的大臣上奏表示流州的飞仙城比永安城更适合作为王都。但迁都一事太过劳民伤财,所以当时主政的凰焰大帝在略作思量后决定不予理会。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皇帝作为一国最高统治的象征,一言一行就可左右天下兴衰。对于迁都一事,凰焰大帝不予理会。明白人都知道是代表了什么。可那位出身流州的大臣却不是个明白人,每每朝会他都会向凰焰大帝提上一嘴迁都的事。这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觉得这位大臣对永朝忠心耿耿,所以才会有此锲而不舍的表现。但这在帝王眼里已是逾矩的行为。当那位大臣第十五次于朝会上提出迁都后。凰焰大帝不怒反笑,让其要迁都就自己动手迁去。

  自永朝崩毁后,流州就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虽然繁华还是照样繁华,可这种繁华只是流于表面,内里有多混乱就不是外人可以得知的了。不过江湖上曾有无名氏作过一首诗,全文为“流州七郡三百城,城里城外皆恶犬。日落月升犬不眠,可怜白骨睡阴沟。”此诗通篇下来共有二十八字却都是对流州的批判,由此可见一斑。

  七年前,周丹扉举家来到流州飞仙城。在飞仙城苦寻隐世名医半年之久,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彻的重疾被治好。本是大喜事一件,却在出流州回家的路上碰上了一伙蒙面匪徒。周丹扉为掩护两个孩子逃跑当场被杀,周彻与周白鹿也在逃命中失散,大喜到大悲只在转息之间。

  侧躺的周彻最后看了一眼小竹楼外半圆的明月,眼神坚定的喃喃道:“父亲,小妹。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的。”

  周彻翻过身沉沉睡去,两行清泪无声无息的侧滑而下,但又很快就被翻窗而入的海风擦干。

  小竹楼内鼾声忽止,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转瞬即逝。

  一夜无话,只有鼾声与浪潮声交替起伏。

  清晨,小竹楼外滴滴答答。睡在窗边的周彻被雨水打醒。

  今天是新入山弟子进兵阁选取兵刃的日子。定潮山传承千年,难免有些奇奇怪怪的规矩。就比如这新弟子进兵阁选取兵刃的规矩,在一些有着趁手兵刃且带艺投师的人眼中看来就是实打实的画蛇添足。但对于一个宗门来说规矩就是规矩,没有什么道理好讲。

  周彻摇醒了呼噜声震天的柳苗条。两人就着雨水洗漱完毕后,同撑一把油纸伞向山腰的三阁走去。

  兵阁说是阁,其实就是一间依着山体石壁搭起来的简陋茅草房。

  二十一个新入弟子跟随指引走进兵阁,这在外面看起来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简陋的茅草房。此刻入了内部却别有一番洞天。

  一柄柄叫不上名字的刀枪剑戟闪着微光在被掏空的山体里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