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9章 钦差问话

    “刘郎真学识渊博。”

    “嗯,他讲的好有道理。”

    “那是自然,人家乃大才子,得神仙授法……”

    通判府内院庭廊。

    时至己时,阳光越发明***的廊外白雪透亮,冰凌闪光。

    廊下茶宴,刘彦、杨万山、李怜云品字而坐,煮茶攀谈典故,四周数名丫鬟下人倾听交头接耳。

    一炷香的时间,主客三人谈论数篇故事,皆出自《松山雾雪录》,都是怜云读不太透的。

    刘彦凭借学识给她解惑,似做学问一般把典故要义研磨出来,晒出真意道理。

    旁听的丫鬟下人都钦佩。

    谈聊时,他也常与众丫鬟互动,请她们各抒己见,发表各自观点看法。

    因而现场气氛很好,欢声笑语如鲜花点缀这冬园人物景致。

    园门外,一众大人倾听里面笑谈,有李通判、唐知州、周张两位翰林、以及临安县陆侯。

    周彦明听几句,手指笑说:“此君子在贵府,如在家中一般自在。”

    李通判很高兴,这说明女儿待客有方,邀请众人入园与刘世才相见。

    刘彦感应园门来人,中止谈话顾首起身。

    万山、怜云随之其后,丫鬟下人纷纷熄了话音,退身两旁站好队。

    李通判在前引路,到廊下先介绍‘两位翰林钦差’,后引荐‘本府唐知州’。

    刘彦持儒生礼相见,除了唐知州,周张二人皆还施儒家礼数。

    那知州观之暗惊,不想两位翰林对一县生员竟如此礼待,暗与李通判相视。

    通判不与他解惑,对世才道:“今日府衙议事,两位钦差已宣讲圣旨,告知各县‘天子亲封世才为【奉义君子】’!”

    “明日各县张榜将布告,至于具体行封赏事宜,则交予临安县来办。”

    “世才回去后就等接旨受封。”

    “之后你户籍上,也将添一笔【奉义】雅号。”

    “今后杭州谁若不识‘刘奉义’,那便是他孤陋寡闻!”

    刘彦微笑想起自己以前那个绰号,说:“小生过去也有个雅号,叫‘刘三第’,意思是‘三次落第’。今天子封号到,助我一雪前耻。”

    “但小生深知自己不过略有微功,临安之所以能够消灾,州县官家功不可没。”

    他这话虽是练达人情,但也说的不差。

    杭州上下对于治疫都颇为尽心,所以他的‘治疫六法’才能有效执行。

    众官闻言各有神貌。

    李通判、唐知州拂须受用,周翰林、张翰林含笑思量,陆侯与内弟相视,琢磨君子话术。

    几句寒暄后,众人皆落座。

    周张两位开始轮番询问‘刘彦身学、师承’。

    当然这些非重点,执天司上呈天子的‘交功文书’内皆有记录。

    问这个,不过是‘抛砖引玉’。

    他们真意是想问出‘刘世才身中道义是什么’。

    此乃天家叮嘱之事。

    今日他们在通判府约见刘彦,主要是为了完成这道谕旨,其次是转交‘天家书信’,最后才为个人私交。

    不过,听到刘世才未曾拜名师便入真学,两位翰林还是当面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