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7章 藏龙低吟

    “鬼谷乡民对世才之敬,犹胜神明。”

    寅时,东山谷外,刘彦、荀舫主、于太公说话飘身上船。

    转顾下方,见上千乡鬼出城礼送,仰望上方拱手拜竭。

    荀舫主含笑说出此言。

    她今夜随刘世才游赏鬼谷鬼城,听君子与鬼民攀谈,从中看到当乡人情。

    这等人情味比香火暖神,似碳火烘面。

    而刘彦那句‘世间最暖人心的便是人情’,舫主深以为然。

    画舫行空飞去临安南城。

    舫主笑说:“我养道百年,看惯了人间薄情,直至遇到贤弟才得一份暖心情义。”

    “今到临安水乡,见此间人鬼恩义,叫我舍弃大千之争,偏安此地都情愿。”

    刘彦眼望南城,顾首接道:“这世间多姿多彩,偏安一隅故然落得清静自在,但却荒废了时光。”

    “大千之争,你唱罢我登场,千古风流人物尽在其中崭露头角,留下美名故事供后人传唱。”

    “当日我与阿九论志向,曾写下【心存高远,意守平常】,那是我藏龙之言。”

    “我今日藏龙卧虎,是为来日一番争鸣。”

    “我心中的的鹤鸣,旁人还不曾闻听。”

    “今与大姐说出来,是告知姐姐,我欲鹤鸣于九皋,虎啸于山林,龙吟于八荒!”

    “但只我一人,难与他们争斗,我欲寻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姐可敢与我一同弄这世上潮?”

    闻其真心、真意,荀舫主蓦然惊诧对视,心中那根心弦被他话语撩拨的响亮。

    老狐于太公亦带惊异。

    他过去见刘郎,乃是仁厚、和善为表,未曾想这副灵山秀水表象之下,藏着龙首低吟!

    刘彦见他们都很吃惊,恢复往日之风,藏龙归渊。

    笑说:“我欲求争鸣,是想寻个乐趣,为后世打下道义名声。”

    “哪怕龙战于野,也当万世留名。方不负此生此世。”

    “姐姐……”

    “世才可是见我迟疑,以为我不敢与你一起弄潮?”

    荀舫主快语接话,停船于刘府虚空,道:“我只是没想到贤弟有此大志豪心,且能与我坦露。”

    “只要你不嫌我身贱低微,我愿你一同筑道,与世弄潮!”

    “我平生未曾对谁许诺,但与贤弟,我可以……”

    “何须姐姐承诺?”

    刘彦看下方家院,说道:“姐之心母庸置疑,刘彦如何不知?”

    “今与姐交心,我深感身边多了一同道,不再孤零。”

    “姐姐办学,可培育坤学之势力,将来大争之世,可得一方气运。”

    “我亦能沾光,自当鼎力相助。”

    “好!”

    荀舫主心中千言汇聚成一字,刘彦所说‘不再孤零’,她亦有同感。

    画舫收落后院,老狐自始至终没插一言,却有诸多思量。

    只等叫出女儿后,他便拱手与刘郎、荀娘子作别。

    回东乡路上,匡娘见爹爹神思依旧,询问:“爹爹思何事,可是世才先生所请之事?”

    “女儿觉得,此乃与君结交好时机,就算那妖人真是莲花教中人,也不怕他!”

    “此不过是小事,我所思乃大事!”

    于太公缄言半晌终于开口,挑着手中明灯对女说:“刘奉义有鸿鹄之志,其心可畏可敬,我欲携家小投入麾下,为将来博个后世美名扬。”

    说着,他不瞒女儿,把刘郎之言讲述一遍。

    当父女回到东乡家宅,老狐眼望对门周慕白家,说:“此子心窍已开,我女可问其心意,他若敢娶你为正室,这桩婚我便依了。”

    “若只是风流想,你二人便无缘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