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43章 闹江因由

    “让先生受惊了。”

    “三郎来得及时,思得好计策!”

    江波平复,三郎许凌烟收剑入袖,进船房做礼数。

    刘彦还施一礼,夸赞起钱塘三太子用计,说:“三郎遣金莲之计,可谓正中三妖要害,不然他们不可能如此快出现。”

    许三郎谦道:“皆是先生推断准确,我计才能施行。”

    说着,他看地板上掉落一片臂长鱼鳍,问道:“方才有所打斗?”

    刘彦邀他落座,说起自己‘祭飞刀斩白衣鱼精一臂’,亮出手中一叶飞刀与三郎过目,周围各都瞩目观瞧。

    许三郎称赞:“此飞刀乃浩然正气所养,可见先生孟学道义。”

    后又质问金莲:“为何不保先生周全?”

    金莲低头不敢辩驳。

    刘彦引飞刀归腕结环,替她说话:“当时妖物冲她而来,而非冲我。她怕出手引怒鱼精,所以舍身任由捉拿。”

    “我正好有此防身宝物,便出手阻拦,断其手臂鱼鳍。”

    金莲露出浅笑,心中暗说:“奉义真是知人。”

    许三郎转顾她一眼,便不过多责怪,与刘彦等人谈‘抓获妖物后如何发落’,等兵将伏妖上船。

    门口,船家两兄弟被鱼血浇了一头,刚缓过神来。

    又见金甲将军、银甲将士押着两条鲤鱼上船。

    一条鱼头被噼开已死,另一条眼珠能转,身上被施加金色枷锁,如重犯般丢在船板。

    刘彦六人随三郎步出船房。

    李主簿领金甲将军交功道:“二妖皆已擒拿。一妖欲脱壳逃走,被左将军一刀噼杀,还剩这妖活着。”

    许三郎微点头,目视趴地的鲤鱼精问:“你是三鲤中的哪个?”

    那鱼精慌得磕头,回话道:“小人是李淮,被噼杀的是大哥李潮,砍成块的是三弟李涥。”

    “求三郎饶我性命,小人愿永世为奴,鞍前马后。绝无二心。”

    三郎转睛问:“你等三兄弟,两年前被我父王逐出钱塘江,为何还敢回来?闹江生事?”

    鲤鱼精李淮垂头不敢说。

    他怕说出实情,性命无存。

    三郎冷笑道:“你不说我也知晓。你等此番回来,是行‘闹江计’、‘托梦计’、‘渔翁计’,‘借刀杀人计’!”

    “是不是?”

    李淮瞪着鱼眼,惶恐疑问:“三太子何以知晓?何人告知太子?”

    众人默不作声,只在心中钦佩一人。

    许三郎说:“你应该自知死罪一条。但死法却有不同,你想不受苦刑,就如实招来。否则……”

    “小人愿招!”

    李淮看两个兄弟下场,便知自己难逃死罪,索性换一场明白好死!

    他道:“我兄弟三人自被逐出钱塘,去了洞庭躲避。两月前,我等结交一位真学先生。”

    “此先生听我三兄弟之事,问我等想不想报仇雪恨。”

    “他说,钱塘君和钱塘县之间不和,存在人神互怨。”

    “此芥蒂,可使我等一雪前耻……”

    “他传我等三条计策。”

    “第一计为‘试探计’,让我等闹江试探,看钱塘君和钱塘县芥蒂可还在。”

    “若是互怨很深,君家定不会管我等闹江。”

    “而钱塘县又对我等束手无策,心生焦虑,产生猜忌,会猜想是钱塘君幕后主事。”

    “第二计为‘托梦计’,试探计成了,才能接用此计。”

    “此计,就是托梦告诉百姓‘钱塘君主使我等闹江’,乃为应和钱塘县心中猜忌。”

    “等此事在钱塘传开,再行第三计。”

    “此计乃‘借刀杀人计’。”

    “寻个时机,托梦告知钱塘县,述说我等身不由己,使钱塘官家深信第二计。”

    “再变化道士,指点官家写状子,上表天庭,状告君家罪状。”

    “上天查罪,虽无罪状所述,却有另外二罪。”

    “罪一,放任妖物为害治下江水,乃渎职罪。”

    “罪二,以私废公,危人自安。失神人公心。”

    “他说,此二罪可贬去钱塘君官职,使君家也遭我等之罪。”

    “好毒的连环计。”

    听完他等计谋,三郎恨而惊怕,此与刘奉义推断分毫不差。

    他知,若非奉义插手此事,他家和钱塘县都会中计!

    “那先生可留姓名?”

    “他只说姓方,未曾留名。”

    说到此,鲤鱼精李淮拜道:“小人想死前换个明白,不知是何人识破方先生计策?”

    许三郎水洗神灵,消去嗔怒说:“你三人回来后,可曾能听闻‘奉义君子’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