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82章 怜云女归

    “岸头花轿是谁家的?”

    “我打听了,是南城刘家的,听说刘郎今日纳妾。”

    “纳妾用花轿抬?”

    “那你是不知娶的谁家女。我听说啊……”

    ……

    巳时,阳光晒雪。

    临安西城码头,几个洗衣妇人凑在一处说岸上红花轿。

    花轿旁围着好些孩童,唱着《迎亲谣》,伸手讨喜钱。

    桃花、杏儿站轿边手挎竹篮,篮子里有枣子、花生、蒸糕,另有两吊散钱。

    桃花发给小童一人五文,叫他们去买糖吃,一会儿再过来在唱,还发给他们。

    孩童们欢呼如麻雀散,争先去找卖糖人。

    杏儿含笑说:“今日喜事一定热闹,若是我嫁人,有这一半就好了。”

    桃花道:“我们当奴婢的,哪有这般福气?你想出嫁,我却不想,我愿留在公子府内……”

    二人正说话,见一艘精美画舫到岸头,船上一位俊貌公子,左右各站一少年一中年。

    杏儿眼眸明亮,认出船上公子乃钱塘三郎,小声告知桃花。

    同行李主簿上岸,笑颜礼道:“我家三公子来赴喜宴,不知奉义府邸,小娘子可否引路?”

    杏儿点头,把竹篮递给桃花,引着贵客去往南城刘府。

    此时槐花巷里巷外颇为热闹,得知刘家办喜事,不少百姓来围观,巷邻早早就来刘家帮衬。

    由于刘宅院小,不够迎客。

    今日便把齐家、李家宅院用上,一家院子待客办酒席,一家院子用来造饭做喜宴。

    庖厨是从东城酒楼请的,为了办好刘家喜宴,邵掌柜把厨子伙计都调来,酒楼都关了。

    进到刘府前院,见院里布置一新,设三张席宴,堂内两桌,十几人遍布叙话笑谈。

    其中有林家表兄妹、李家堂兄妹、周慕白等东乡生员,及东城商会八位商家。

    这些商贾都是跟着林、李两家来的,虽说没有请帖,却以商会名义拜府,适才也受到待见。

    后院书房,刘彦挥笔写字,平儿在身旁研墨,说着商会送来的礼金数目。

    少时几张字写好,公子落笔进到正房与母亲叙话,房内房外十多个戚家亲戚。

    平儿拾起桌上墨宝,一张张搭在手臂上,托着过堂,请来众商说:“诸位老爷礼金甚厚,我公子以字回赠。”

    “这些字皆为吉祥寓意,挂在家中可添书香,可以辟邪。”

    “诸位可凭喜好,各自挑选一张。”

    说着,他将八张字铺在喜案长桌上。

    众商拥挤品鉴,赞誉声此起彼伏,众生员和林李两家公子小姐也去看。

    林承平指点一位商贾道:“伯伯可不要小视,这些字并非是书香门第打发宾客之物,而是先生真学所书!”

    “正如先生家人所言,此字确能辟邪。”

    众商喜不自胜,小做商议后,一人揭请一张卷起,满面红光拱手告辞。

    他们前脚走,后脚杏儿请着钱塘贵客入院。

    三郎鹤立在院内,一眼望见堂上高挂的【大节奉义】匾额。

    众生员和林李两家公子小姐,则看来客。

    三郎感应目光,笑对他们持礼。

    刘彦闻讯来到前院,接迎许三郎书房叙话。

    过堂时,三郎道:“不知小生能否礼见老夫人?”

    刘彦含笑说:“三郎有此敬意,我岂能阻止,就怕家母受不起君家礼数。”

    许三郎端正心道:“今日拜府,小生乃以儒子身份,不敢以神人自居。先生对我而言乃儒门达者,达者为师,我如弟子。”

    “今拜府入门,当礼敬先生高堂。”

    刘彦不再推脱,请着三郎入正房引荐,称呼他为:“钱塘家三公子。”

    老夫人一愣,许三郎作揖礼见:“晚生许凌烟,拜见老夫人。”

    刘彦见母不知所措,转对三郎道:“胥先生和相先生也已来到,不如与我去见。”

    许三郎跟着他进书房,却发现房中空无一人。

    刘彦书桌前敛袖手指《山居图》。

    见画半展开,只显露画中山居。

    三郎神目一查,看到其内宾客众多,今日到访的仙客神人,皆在画中谈笑风生。

    包括东西两湖神人,阴山春燕翠莺二女,东乡于氏父女。

    李主簿赏画称赞:“原来玄妙在此!”

    刘彦点头对三郎说:“我家甚小,不够容客,故以画宴客。此图乃前朝画圣之作,内中画境灵秀,三郎何不进去一观?”

    “先生奇思妙想,小生当入画一睹。”

    许三郎携带兴致,缩小身领李主簿、书童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