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星耀大地 第二章 有朋自山外来

    主厅的桌子上摆下了唐道人极其喜爱的紫砂壶,由十一和曹亲手摘下的茶叶,茶香在屋里弥漫,曹十分喜欢这种味道,贪婪地嗅着。

    想必又是什么客人来了,否则师父是不会拿出碧野三花茶的。只是正厅并不见有人,就连十一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曹努努嘴,师父和十一师兄都不在客厅,那只能在书房。

    书房中,唐道人站在窗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一个儒生打扮的人在他一旁毕恭毕敬的站着,也不开口,只是腰间悬挂地稷字玉牌,让人猜测此人是否和稷下学宫有关。十一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地整理书桌,还是那样嘴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做事还是那样不紧不慢。

    最终还是儒生打扮模样的人率先打破了沉默说道:“十一师叔还是老样子,修身养性的功夫实在佩服。”

    十一抬头笑了笑,对儒生到:“子器,你应该是二等教习了吧?颜慧师兄呢?颜坊师兄呢”?

    “回师叔的话,师父现在已经是学宫院长了,而颜坊师叔则进宫做了大司仪。三年前,师父观星宿而破镜,现在已经勘破无为,悟道神域了”‘

    十一还是那样波澜不惊的表情道:“恭喜师兄了”。

    站在窗边的唐道人转过身子,看着子器说道:“颜慧入神域还是早了点,修真界野花盛开,天命榜前十无一不是有望踏进神域境界的好苗子,但是毕竟还是太年轻,心性不够,颜慧虽然聪慧努力,但也是天命榜第五位,现在入境还是早了”。

    子器苦笑:“师叔祖您可能不知道,师父他是天命榜前几人里最晚一个入神域境界的。逍遥王维,清风李泰等都差不多是五年前入境。”

    唐道人皱眉道:“如此看来,是北面又有什么动静了?”

    子器点点头道:“去年,百晓生放出消息,修真界有临来百花盛开。而百年之期也快到了,九院该出世了!而朝试则是最好的借口。”

    十一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变化,他看向唐道人,眼神里都是抑制不住的激动,身子甚至有微微地颤抖。

    唐道人又是转过头去看着窗外,自言自语道:“那些小家伙也该出来了,野花也需要雨水的滋润。”

    他忽然笑了笑,像是想到什么精彩的地方,然后是止不住地大笑,对着门外偷看地曹说:“进来吧,小兔崽子!”

    曹推开门进去,先是对子器行了一礼道:“晚辈曹睨妈见过前辈”。子器忽然感觉十分地不自在,曹睨妈的名字实在太不雅,他想不通既然十一和唐道人都在为何会给这个孩子起如此不雅的名字。

    唐道人哈哈大笑道:“行了,你不要逗你师侄了,子器他是你小师叔,曹良知”。

    子器赶忙行了一礼,心中却很是震惊,无论谁有一个比自己小不知道多少岁的师叔都会如此吧?唐道人看着子器又看着曹良知说道:“子器就让良知和你出山吧,去参加朝试”!

    “师叔祖,曹师叔虽然天赋异禀,但是毕竟年龄太小,九院那几位未必就认得啊!而且让九院出世单凭小师叔现在的实力还是有很大困难的!”

    “唐道人不满地掏了掏耳朵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九院肯定会出世就是了。”

    曹良知呆在原地,心中却是按耐不住的激动,从小到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和十一一起在过年的时候去镇山的集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形形色色的人费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而听说自己马上要独自出远门,而且回去人类世界里最大的京都,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即使他从小通读道藏,随着十一和唐道人修生养性,但是马上要独自出远门那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一掉莫名的恐惧与兴奋也是可想而知的。曹良知平复看一下心情,想起平时十一的教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对着唐道人行了一礼:“徒儿必定不负师父和师兄的期望。”

    入夜,十一和唐道人在中,唐道人在不停的擦拭一把短剑,这把短剑很平常,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和无用的累赘,但是却很锋利剑光倒映在唐道人的脸上,就连他的皱纹也平添了几分杀气。十一看着短剑说道:

    “好剑。”

    “自然是好剑”。

    “我不曾见过”。

    “这把剑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使用了”。

    “这把剑杀过人”?

    “不,没有”。

    “没有?”

    十一无法想象,这样一把锋利的剑却没有见过血。

    “它不杀人。”

    “不杀人?”

    “它只杀兵器。”

    人有生命,万物皆有生命,就连兵器也不例外。

    百晓生列兵器榜,所上榜的无一不是有灵性的神物,星帝的大衍天星轮,龙皇的霜龙枪等等,这把剑以杀伤兵器为主,自然不是凡物。

    “我还是想不通为何要让师弟出山,当年九院为何封闭,您为何出走,颜慧师兄难道不知道吗?”

    唐道人将剑归鞘,看着十一道:“那是你师弟的命啊。”

    十一看着唐道人就这样对视着,然后他缓缓的说道:“我不信命,师傅,师弟也不信,您也不信。”

    唐道人看着眼前的十一,这个他从小一起生活大的孩子,在他的弟子中,十一是最温和的,就算是十万火急的事,他也是最慢条细理的,就像是一颗参天大树一样,是这些师兄弟最踏实的靠山。在唐道人记忆中,从没有见过十一像今天一样失态,也没有像刚刚一样忤逆过他。

    看着十一坚定的眼神,他笑了,笑道如此开心,就连那三道抬头纹也仿佛舒展了许多。“十一,我的孩子,我们都不信命,我们只相信自己。”

    “你大师兄五十闻道而一夜神域,那是他的命,你二师兄天赋异禀,北游雪域入剑道,那是他的命。百晓生方言是百花盛开的时节,又恰逢朝试,这是你师弟的命,也是他的契机。”十一又摇头道:“可是良知毕竟太小了,他今年只有十四岁。”

    “所以我说,九院可以出世了。一你对他们的了解,就算良知只有四岁,那也应该足够了。”

    “可是您想过,他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吗?与世为敌!”

    唐道人缓缓道:“那也是他的命。”

    “我不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