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 苏城高手

      车子又开了将近10来分钟,来到了一座古朴、典雅的园林面前。英朗走近一看,这座园林赫然就是素有江南第一楼之称的“雕花楼”。

  话说雕花楼位于苏城西南40公里的东山镇,是有在上海做棉纱生意,发了财的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为孝敬母亲而建造的一座豪宅。有香山帮著名匠人陈桂芳设计,于1922年兴工,用250余名工匠昼夜施工,历时三年,耗资17万银元建造而成。

  雕花楼的精美并非用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正应了那句“楼无处不雕,雕无处不精”。

  英朗也早就听说了雕花楼的大名,但他只以为那是一座园林,没想到竟然还是一座宾馆。其实,英朗不知道的是,东山雕花楼宾馆于1982年5月1日正式挂牌以来,先后接待过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侨胞,以及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

  停好车后,英朗就跟随着司机来到雕花楼宾馆的大厅接待处。

  只见偌大的大厅中只坐着5个人,四男一女。其中两人英朗认识,正是火车上结识的杨振海和杨松祖孙二人。

  另外三人中有一位老者,年龄和杨振海相仿,看上去也是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正一脸狐疑的看着他。还有一位青年,年龄看上去比杨松略大,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生的虎背熊腰,神情更是显得精气神十足,穿了一身白色的短打精装,一看就知是一名武者。最后一名女孩,年龄大概在20岁左右,生得亭亭玉立,一张圆圆的鹅蛋脸,再加上穿了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一种江南女子的温婉气质在她身上尽显无遗,看的英朗也是呆了一呆。

  见到英朗进来,杨振海站起来,哈哈一笑,随即走上前,拉住英朗的手,说道:

  “来来来,英朗,给你介绍一下。”

  说着,走到那老者跟前道:

  “这位是夏仲国夏老先生,是我20多年的至交好友。他乃是当年海灯法师收的俗家弟子,身兼童子功、二指禅等众多绝技,那可真是名扬华夏武术界的老前辈。”

  然后又指了指英朗,对夏仲国说道:

  “老夏,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英朗小兄弟。”

  英朗听到这里,连忙施礼说道:

  “夏前辈,您好!”

  夏仲国略微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说道:

  “嗯,英朗小兄弟如此年轻,果然不凡啊。”

  他自从听了杨振海叙述的英朗在火车上的事迹之后,就一直想见一见这一位后起之秀。

  不过,当夏仲国看到英朗也只有20来岁时,不由得也是满心的疑惑。

  要知道武学一道,可并不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什么只要打通个任督二脉,就能天下无敌了。那可是要靠实打实的修练出来的,一般来说,没有个几十年的苦练,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内劲后期的。

  不过,他对杨振海还是很了解的,这种事情他是不可以瞎说的,所以内心才感到非常的疑惑。

  随后,杨振海又来到三位年轻人面前,说道:

  “我孙子杨松,你早就认识了。”

  然后指了指另外一位青年说道:

  “他是老夏的孙子夏一鸣,也是从小习武,深得老夏的真传。”

  接着,又指向最后那位女孩,对英朗说道:

  “她是老夏的外孙女,霄芸,也是从小就跟着老夏学习武术的。”

  说完,又对着英朗笑着说道:

  “你们年轻人以后要多走动,多交流啊!”

  “那是自然。”英朗也笑道。

  然后又对着夏、霄二人微一点头,说道:“我叫英朗,你们好!”

  “英朗你好!”夏一鸣和霄芸也回复道。

  “英朗啊,来来来,到这边坐坐。”这时,夏仲国笑着指了指他边上的沙发说道。

  “好的,夏前辈!”,英朗答应着,就坐到了夏仲国和杨振海的边上。

  见到英朗坐好,夏仲国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