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0021章 烟不抽不行,饭不吃不行

    最新网址:    吃过午饭的记者们有的在懒散上网,有的紧紧盯着采编系统热线平台,随时准备“认领”爆料、外出采访。

    每家市场化媒体都有热线平台,读者、市民、职业线人、出租车司机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拨打新闻热线爆料,接线员登记后汇总到采编系统的热线平台上。

    社会新闻部的记者们可以通过采编系统“抓取”感兴趣的新闻线索。

    一旦抓取,采编系统就会显示:“XX已认领”。一旦认领成功,就要负责采访报道。

    新闻线索有好有差。好的线索,稿件可能上头条、发整版。差的线索,连个豆腐块都未必发得了。

    当然,邬有礼可以强行夺权、重新分配新闻线索——比如,他觉得某人虽然认领了线索,但能力不足,难以驾驭,那么他就可以强行换人采访。

    今天的爆料不少,很多人都陆续认领线索外出采访了。除了张楚和骆千帆,其他新人们都跟着老师出去了。

    张楚这个倒霉蛋,谁让他跟了“毫无追求”的胡菲菲呢?胡菲菲今天压根就没来上班。

    张楚想自己抓取线索外出采访,可是又不敢,因为他从来没有独立采访过。

    爆料平台上还剩下一些新闻价值不大、事发偏远的线索处于无人认领状态。其中有一条爆料是:“虹东区大桥镇月牙湖里有人钓了一条二十多斤的大青鱼。”

    这是一条很鲜活的社会新闻,如果图片拍得好,上个社会版的头条都有可能。

    问题是,大桥镇距离报社至少三十公里,为了这么一条稿件来回跑六十公里,不划算,所以线索没有人认领。

    骆千帆偏偏认领了下来,然后到办公室找黄英主任要车,办公室只剩下小单师傅驾驶的采访车在家。

    一般情况下,黄英不会把最后一辆车派出去,以防总编室紧急用车。

    可是要车的是骆千帆,黄英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派给他。没别的,骆千帆给他留下的印象太好了。

    不光派车,黄英还借给骆千帆一台小数码相机。

    骆千帆收拾提包出门,张楚很羡慕:“帆哥,你去采访啊?”

    “是啊,带你一起去?”

    张楚想去,可是回头看了看胡菲菲的座位:“胡老师不在,我……”

    “你管她干吗,跟我走!她要问起来就说我硬拉着你去的。”

    张楚犹豫了一下,急忙跟上了骆千帆。

    大腿必须抱紧!

    小单师傅的车已经等在楼下,看到骆千帆从楼道口走出来,小单师傅竟然下车给骆千帆开车门。

    这个细节把张楚看呆了,领导上车司机都不一定给开门的。

    “难以置信”的眼神落在骆千帆的身上——帆哥到底什么背景啊?

    他哪里知道,小单师父这么做,只是一包“华子”的功劳,以及骆千帆那句——“大热的天跟着我出来,我不能亏待兄弟”。

    骆千帆一上车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他把副驾驶的座椅放得很平,大喇喇地躺在上面,两只脚交叉撬在挡风玻璃前,怎么舒服怎么来。

    坐在后排的张楚则十分地拘谨,两条腿并着,双肩背包抱在怀里。

    “帆哥,我们去虹东区大桥镇采访啊?”张楚在采编系统里看到骆千帆抓取的线索。

    骆千帆乐呵呵地纠正他:“准确地说,是送你去采访。”

    “……什么意思?”

    骆千帆说:“我们把你放在月牙湖,你去采访,我们去办事,回头再去接你。采访的稿件算你的,我就是要找个借口用车。”

    “啊?”张楚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操作,“那我到时候……”

    张楚还想问什么,骆千帆已经摸出手机开始打电话了。

    先打给虹东区工商分局的局长,又打给距离不算太远的虹湖高新区工商分局局长,约定时间,对接条口。

    两个分局都已经接到蒋辉和章小涵的通知,也听说骆千帆跟黄河关系密切,所以在电话里特别客气。

    骆千帆恰恰相反,一点都没有初次对话的拘谨,反倒有颐指气使的味道,两通电话都强调了一点:“你最好把事情推掉,来回五六十公里,容易吗我……”

    张楚全程“观摩”骆千帆打电话,越观摩越觉得自卑——骆千帆真牛逼!不管跟谁打电话,都像是人家欠他的!

    小单师傅车技很好,开得又快又稳,很快来到大桥镇月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