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四书五经

    时间一天天过去。容景开始学习《论语》。《论语》的篇幅比《大学》、《中庸》更长。一共二十篇: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容景通读完一遍后,容泽道,“先前我已经讲了春秋列国的历史,你结合着历史,以及学完《大学》与《中庸》后自己的感受,来讲讲《论语》。别怕讲错了。以前你曾祖也是这样教我的。”

    容景点点头,开始讲了起来。“圣人诞于春秋,时值礼崩乐坏之际……圣人治《诗》、《书》、《礼》、《乐》、《易》。《论语》者,圣人与其弟子言行记录也。语录为主,叙事为辅。言语简约,寓意深远。开篇《学而》,为道德之入门也。其要义为三省吾身……”

    她心道容颐真是个神人,有那么多超越时代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怪不得容家出了那么多进士。

    讲完后,容泽点评了一番,然后又开始逐字讲解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后时常实践、温习所学,难道不是很愉悦吗?……此为开篇,亦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巧言令色,鲜矣仁。巧、令皆为美好之意。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鲜,少也。花言巧语,粉饰神情之辈,大多缺乏仁德。君子应该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虽言敬鬼神而远之,然祭先祖之礼不可废弃,此为孝,亦为德……”

    容泽讲完之后,将一本《论语》递给容景,“这是雷山公的注解本,现在一句看不到了。下次去锦州城的书肆,再买套《论语》,将他的注解抄录上去。”

    容景眼前一亮。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在很多学子苦于解读,夫子也不得其义的时代,容颐的注解无疑为自己免去很多错误、歧义,省下很多时间。

    但很快,她心中涌上感动。容泽这么多年颠沛流离,生活尚且不能自保,却还是尽力保全了这些书籍,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亲,您辛苦了。”容景喉头哽咽。

    容泽摆摆手,“可惜我离开家中的时候,未能带走全套的祖父注疏十三经,仅有《论语》、《孟子》、《尚书》与《周易》的上半部分,不知余下的都去了哪里。”

    希望不要被毁,那可是一代大儒的心血啊!

    “日后我一定会寻回这些书的。”容景垂下眼帘,轻声说道。

    下午,容家后院,两个姐姐满脸喜色。

    容婷兴奋的手舞足蹈,容娟更是原地翻起了跟斗,看的容泽眉心直皱,“娟儿,你安静些,疯疯癫癫像什么样子。”

    容娟调皮的吐吐舌头,猛地跳进地窖中,伸出右手晃了晃,“父亲,小弟,你们看!”

    只见她手里的草垛子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一簇已经长成的平菇。

    容景冲过去,一把抢过容娟手中的草垛,激动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些平菇灰褐白相间,颜色分明,褶皱清晰,层层叠叠,齐整清香,几乎每朵都有成人手掌大小,看上去肥硕鲜嫩。比山中和集市那些大小不一甚至奇形怪状的菌子不知好了多少倍。

    太好看了,她都有点舍不得吃了……

    “巧夺天工之美!”容泽也忍不住惊叹道。这品相,与其说是食物,更像艺术品。

    “我和二妹数过了,一共三十五个。”容婷颤抖道,“还有一堆,也有三四十个,还在生长。”

    她们单知道容景能种出菌子,但没想到,容景种出的菌子这么多,这么好。

    “留十几个自己吃,剩下的明天拿到锦州城卖。”容泽毕竟是成年人,很快从欣喜中平复过来。卖蘑菇的钱和写话本子的钱一起,他们不仅可以买下《论语》,还可以买下《孟子》。

    当晚,容婷打了两个鸡蛋,和着面粉,做了个鸡蛋平菇汤,鲜的容娟差点咬破舌头……

    第二日,一家人带着话本稿子和平菇去了锦州城。容景先照例去吴四那里交稿,吴四照例问她大有客的消息,她照例又是一番搪塞。收到银子后,她又赊账买了书,然后和等在外面的容泽三人汇合,去了集市。

    此刻集市上人声鼎沸,眼见好点的位置都被人占了,容景只好找了个边角,铺上张屠户送的油布,将临出门时才摘下来的平菇一朵朵整齐的摆好。他们还来不及吆喝,就有人来了。

    “我的乖乖,你这菌子可真好,什么价啊。”一个胖大婶蹲下身来,一朵朵捡起来细看,边看边倒吸气。

    “一两一百文,半斤四百五十文,这里共一斤三两,统共一两。”容景道。

    “好咧!我全要了。”胖大婶毫不犹豫的掏出荷包。这价格和普通菌子一样,但个头却肥硕的多。她状若不经意的问,“这些菌子是在哪里捡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