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第4章

    赵姝闻言点头,指腹贴在车厢内壁,写道——皇城。

    徐绕梅不明所以:“?”

    马车已驶离宅邸一段距离,见他不应答,神色精明想着什么。赵姝屈指轻叩,又写———去。

    去皇城?

    徐绕梅迟疑,不敢应答。他反问:“为何要去这里?”

    却得不到应答。

    沈惊晏的女人,明明确确说要“养着”的女人,容貌又于其已故荣穆公主神似。

    令人人匪夷所思深觉细恐。

    宦官瞧不上寻常女子,竟喜欢昔日旧主。

    要然沈惊晏知道自己带她出去,孤男寡女,于礼俗不合。

    且皇城人多眼杂,谁瞧见了她的容貌传出去,必定一场骚乱。

    思量再三,为免给自己惹来不必要麻烦,徐绕梅决定将这女人送回去。

    且她不是公主,仅是幸运与公主长相相似的普通女人。

    徐饶梅便板起脸,老气横秋道:“我与你非亲非故,且说你什么身份,我何故送你去皇城?”

    他突然恼怒变了脸色语气,印象中从来没人敢这般同自己说话。赵姝抿唇不语,一双澄澈眼眸直视他。

    也是,悄悄溜出来只是一时兴起,这文绉绉的男人不过是将自己错当他人,自己怎就要求他做事。

    赵姝心中仍不知做比较,这人有点傻,还傲慢。不若沈惊晏处世不乱且谦卑。

    徐绕梅入宫许久,倒如今也不过是微不足道小小画师。

    因此对上跟前那道视线,徐绕梅装腔作势一下消散,转而心里发虚。

    沈惊晏真是鬼才,说他如今有财有权,便是正经人家府上的嫡女也有人巴巴儿送来,他不要,众人还真当他这宦官心情寡欲,断了那方面念头。

    可冷不丁,在汴京城寸土寸金的地上置办宅院,养了一个与先帝六公主模样神态都神似的女子。

    当白润透青的玉佩恍然入眼,徐绕梅瞳孔一睁,愣在当时,口中结巴不敢相信:“这、这!”

    玉佩掌心半大,据说乃楼兰国进贡,明宗爱女,命巧匠一寸一寸由名匠倾注心血雕刻,价值连城。

    再定定一看赵姝,如见了鬼,他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回神已经头磕地,车厢狭小,背脊比以往跪地要弯曲几分,“公、公主?”

    赵姝拿着手里玉佩,在旁边磕出声响,示意跪地的人起身。

    徐绕梅伏地许久,等等!不对!

    当年那场宫乱,逆贼临王已是瓮中之鳖。起初预仓皇登基,为避他人口舌,将先帝公主皆一根白绫绞死。

    而一些人知晓临王主意,将六公主偷偷护送出城,结果在城门被发现,直接被官兵扔下城楼。

    据说后来者敛尸时,公主浑身骨头断裂,面容残破不见一丝好。

    沈惊晏为何究竟什么癖好,会养一个和已故者相像的人在身边。

    还将公主的玉佩送给她。

    可没过会儿,徐饶梅感觉哪里不对劲。

    汴京城人人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儿,耳目众多之地,沈惊晏也不可手眼通天,蛮得过当场皇帝吧?

    亦或者,是皇帝授意?

    按亲疏远近,当今皇帝的父亲老黎王,与先皇虽不是亲的,但也是入了皇家族谱。

    在皇家族谱上同父!那么,当今皇帝与荣穆公主既是表兄妹,而沈惊晏在皇帝身边当差多年,怎会不晓得?

    徐饶梅若不没心眼,这么些年在书画局怕早早被人设计赶出宫。

    半炷香后,马车停在一条小巷里,里头每走十来步便有有一角小门。

    门庭简朴,上头只挂着两个灯笼,写着徐字。

    马夫小厮看到车里出来一个女子,一如方才他家大人那般,瞪大嘴惊在原地。

    。

    沈惊晏在徐绕梅离去后,后脚也入了宫。

    东宫,西角门后院专有他一间房。

    换了衣裳出来,早有小黄门候在廊下,“都知,你可算回来了,太子殿下今日醒来就哭着要母亲。小人急得没法,又不敢去叨扰皇上。”

    沈惊晏提步往东宫主殿去,理了理绣袍,早已对此事习以为常,清淡道:“去看看,药煎好没有。”

    小黄门得了令走开,沈惊晏双手拢在跟前,步履沉稳走过宫门,沿途小黄门遇见皆停下,朝他恭敬拱手弯腰。

    沈惊晏面色澹然,眉目疏朗,未见刻薄之意,倒有几分山水之间舒适。

    宫人们都觉着这位入内两省都都知颇为随和,毕竟在天子身边伺候,高处不胜的几分寒意使得他们不敢套近乎。

    走入宫殿。

    便听得小儿稚嫩哭喊,宫女三五成堆在旁边哄着。

    青灰色身影越来越近,脚步轻微,宫婢默契止声,没会儿殿内只有蒙在锦被里的哭喊。

    宫女们如释重负,一女子率先出口:“都知,您可算来了。太子殿下………”

    沈惊晏颔首,视线落在床榻上,锦被中人掀开一条小缝很快又合上,闭得紧紧,动作虽小,却逃不过在场大人的眼睛。

    等了许久,宫里并未有动静,锦被再次掀开一条缝隙,方才温柔哄自己的宫女都不见了,只有一人还在原地,恭敬站着。

    被子里闷热,太子自来娇生惯养,憋这么久也受不了,不悦地朝那人唤道:“来了这么久,师父就在那里干站着,何时我憋死了也不知道。”

    太子八岁,自娘胎落下病根,身子骨比一般孩子瘦弱,若非金贵药材吊着,只怕更甚。

    前些日子得了风寒,吃苦药,底下人便好言哄着,太子不常有的小孩儿娇气也惯了出来。

    太子金贵,宫女内侍不敢用强。方才太子闹性子,将梨木案桌、八宝架、两架百春屏风但凡殿里能瞧见的东西,统统推翻。

    沈惊晏轻笑一声,略过地上散落诗书走来,往前走两步到床榻边。

    “小人不敢叨扰殿下休息,是以候在旁,等您示下。”

    他说着从袖袍拿出油纸小包裹,打开闻到甜香。

    脸上带着笑,浮起几分温和,淡然沉静,又道:“张医丞开的方子最苦,殿下尝尝宫外的蜜饯,也许就不觉得苦了。”

    太子瞬间委屈地扁起嘴,眼圈红了,他伸出短小胳膊,软糯声调:“师父……”

    从有记忆时,太子便知道沈惊晏这个人,跟在父皇身边,无论对谁都是这样一副面容,即便是面对父皇也不卑不亢、从容不迫;没有寻常宦官仆从散发出来的奴性。

    如果,他不是宦官,是自己的叔伯就好了。

    太子生下几日,母亲便没了。

    他甚少体会父爱。

    还在雍州,黎王的父皇宁愿悉心教导已故大伯父留下的儿子,也不愿握住亲子的手教他念书写字。

    以前王府后院娇妾艳姬个个玲珑心,揣测父亲百年之后会将王位传给大公子,而不是自己这个孱弱幼子。

    谁都不关心自己。

    只有师父。

    在雍州时,先生布置的学业完成不了,第二日会被打手心。他不怕被打,自尊心强胜,怕仆从私底下嘲笑。

    被打后,稚童偷偷躲在被里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