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上京

      收拾好东西,去镇上邮寄好行李。

  一家人踏上了上京的火车。

  火车鸣笛,发出呜呜的汽笛声,哐当哐当,离开了这偏远的大山村。

  再见,是在十多年之后了。

  二人将孩子抚养长大,便罢手不管了,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一路上,两个孩子十分的兴奋,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时不时跳起来,拍拍手,总之,没有一刻是停歇的。

  火车经过两天两夜的飞驰,由南到北,跨越了大半个华都。

  终于到达了。

  陈玉萍和楚楚早早就在车站等着他们了。

  两个小家伙一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看到陈玉萍,小腿儿跑的飞快。

  反倒是莫诗语和龚宇风一脸的疲态,饱经风霜的样子。

  楚楚看着就有些心疼。

  “路上辛苦了,嫂子,我们赶紧回去休息吧。”

  莫诗语点点头,踩在地板上,还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仿佛踩在棉花上,软软的。

  经过短暂的车程后,车子在军区大院的一个小院停了下来。

  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房。

  “张妈,快,上壶热茶,在把家里的点心拿出来,好吃的零嘴也拿出来。”陈玉萍一进屋就喊道,然后搂着两个孙子孙女往里面走。

  小家伙好奇的打量周围,他们没来过这里,一副新奇的样子。

  “奶奶,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玩具,快过来。”陈玉萍跟他们招了招手。

  两个孩子对环境陌生,对陈玉萍可一点都不陌生,相反的,祖孙三,感情好着呢。

  陈玉萍没事儿,就会来乡下小住一段时间,十天半个月都有。

  莫诗语觉得她太累了,往返于两地之间,陈玉萍摆了摆手,说:“我就当旅游了,你们别嫌弃我一直来就好。”

  他们自然不会的,她来,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呢。

  楚天对陈玉萍频繁的往返两地,那是又爱又恨啊。

  爱的是每次她回来都会带回来很多莫诗语做的东西,什么腊肉啊,香肠啊,小吃什么的,恨的是妻子每每回来都不搭理他,回来也跟他们打电话,写信什么的,不然就是出去买东西,给他们寄过去。

  这下好了,都来京了。

  口福和妻子,他是一样也没落下,两全其美啊。

  陈玉萍把准备好的玩具,从沙发后面拖出来,拖出来一个很大的箱子,啥玩具都有,应有尽有。

  “妈,不用费这么多钱的,这两孩子随便一点就好。”龚宇风看着两孩子抓着纸箱说道。

  “我的孙子孙女,自然要最好的了,他们的玩具太少了。”陈玉萍一点也不觉得两个孩子的玩具多,她高兴,她乐意。

  龚宇风摇了摇头,“妈,别惯着他们就好,不然,有的你头疼的。”

  “我乐意,你别管这事儿,赶紧去洗洗,好好休息休息,楼上右边第一间屋子,就是给你们收拾出来的,你们先在这儿住几天,过几天在出去住。”陈玉萍说道。

  “行,两猴子就麻烦您了,母亲大人。”

  这几年,龚宇风跟陈玉萍的关系很融洽,时不时会开开玩笑,幽默幽默。

  夫妻二人洗洗就睡了。

  两孩子,在火车上,精力充沛,他们没睡好。

  这会儿,安顿下来了,他们也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莫诗语睡了一下午,起来的时候,精神抖擞,哪哪都舒畅了。

  龚宇风还睡着,这几天,一直都多亏了他,带着孩子。

  莫诗语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来到楼下。

  一片寂静,没有什么人。

  看了看楼下挂着的时钟,下午四点。

  陈玉萍估计带着孩子出去玩了,莫诗语自个儿倒了一杯水,在阳台做了一会儿。

  脑子里突然活络起来,这个时候,她可以去多买几套房子。

  京都的房价、地价,后面是水涨船高的势态,她必须给两孩子,多攒一点,以防万一。

  首先,她得先熟悉熟悉,这些地方,看看哪个地段的房子比较好。

  像院落、小巷子、胡同,这种的房子得多屯一点才行。

  房多不烫手,她可以做个包租婆,以后拎个包去收租,波浪卷、大拖鞋。

  莫诗语想想就打住了。

  回神回来,发现肚子有些饿了。

  莫诗语去了厨房,给自己倒腾了一点吃的,然后开始收拾带来的两大袋包袱。

  一袋衣服,一袋吃的,吃的占了大部分,分量也是十足的。

  在楚家呆了几天,莫诗语就要去报道了,龚宇风在来的第二天,就去报道了。

  每天开始坐班的生活,按部就班,生活如水,平平淡淡。

  莫诗语报完名,没急着回去,孩子有陈母照顾,两孩子,来了几天,是越发的粘陈玉萍了。

  如今已经和陈母一块儿睡了。

  莫诗语觉得她这个母亲,就是个下蛋的母鸡,现在一点用处也没了。

  不过,没孩子粘,一身轻松。

  想干什么干什么,莫诗语没有选择住宿。

  这届高考恢复,什么样的人都有,为人父母的同学,刚结婚的同学,未婚的同学,呆在一个宿舍,根本没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说,想想就尴尬,所以还是算了吧。

  莫诗语离开了学校,开始在附近晃悠起来,东逛逛西溜溜的。

  真被她看中了不少房子,虽然有些破,但是距离学校近呀。

  地段好,这附近挂着出售的屋子还挺多。

  就是破破烂烂的,接手后,估计得花上一些钱处理一下。

  莫诗语大杀四方,凭借着口才,杀了不少的价,让那些人频频摇头。

  莫诗语买了五套房子,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这些房子拿下来还不超过三千元。

  这时候没有留学的风潮,下海经商也还没开始,所以房子还没被炒起来。

  一座楼房,在众多房子的中间,非常的破败,应该是前些年,被打的时候,砸烂的,毁坏的程度不小,所以莫诗语利用这一点,把价格压的特别的低。

  老板直呼,这个女人太狠了,可是,最后还是卖给莫诗语了。

  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买房子还是看历史遗留问题的。

  再说了,本地人都有房子,他们也不屑去买这种破房子。

  莫诗语就是那个捡漏的人,一上午,捡了不少便宜。

  临近中午才回去,回去的路上,莫诗语发现了有一条商机。

  住这儿附近的人,都是不种菜的,都是直接上菜市场买菜的,这种人,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是单位上的人,不介意那一块八毛的,莫诗语盯上了这块肥肉。

  但是目前还不能动,得过个一年半载才行。

  她也不着急,先把屋子修缮好再说。

  后面,夫妻两搬了出来,小孩子愿意跟着陈玉萍,军区大院也有幼儿园,因着陈玉萍的关系,两个孩子进去读书了,陈玉萍家离幼儿园近,孩子也愿意跟着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