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怀疑

    第二天一早天色蒙亮,苏甜被尿憋醒,她嫌臭没在屋里放/尿盆,只能去院子里上厕所。

    小解回来想起昨晚梦中隐约听见系统机械音提示奖励两块六毛钱,赶紧看鞋垫下头的钱。

    原主这些年总共存了十五元,昨天买包子用掉四毛,买车票用掉七毛,应该还剩十三块九毛,可现在一共是十六块五毛,多出两块六毛钱,所以系统的奖励是真的。

    系统说得对,蚊子腿也是肉啊,苏甜现在极度缺钱,所以她决定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走路,不但能拿钱还能锻炼身体,两全其美。

    把钱藏好,苏甜也不打算再睡觉,梳洗好进厨房,先煮了浓稠适中,够一个人量的玉米糊糊,又用白面和面糊糊,还专门打了一个鸡蛋加了些盐巴和油。

    把摊煎饼的鏊子擦干净,下头架上火,等温度上来倒一汤勺面糊糊,用竹制挂板快速一转,再撒上些葱花,抹上大酱,一个煎饼就成了。

    苏甜和的白面糊糊不多,只摊了三张煎饼,她又切了些土豆丝炒好夹在煎饼里,早饭就算是做好了。

    盛了一碗玉米糊糊,苏甜坐在灶台边享用早餐。

    煎饼色泽金黄,看着就有食欲,一口下去嘎嘣脆爽特别治愈,她火候把握的好,边缘口感酥脆,中间软糯弹牙,慢慢咀嚼带着小麦的清甜。

    煎饼里的农家炒酱虽然普通,可贵在所用材料新鲜天然,咸鲜醇厚,再融合土豆丝特有的脆爽,瞬间打开了味蕾。

    最妙的是那碗玉米面糊糊,金黄细腻,清香扑鼻,慢慢吹凉了喝一口,既不会太稀也不会糊嘴,还带着淡淡回甘,顺着食道流入胃里,顿时让人无比熨帖。

    苏甜吃锝很满足,不觉间弯下了眼睛,等吃完一个张煎饼,喝了一碗糊糊,不由打了个饱嗝。

    刷锅洗碗,再做母女三人的早餐,按照陈韭花的要求,早饭吃的玉米糊糊要打稀一些,菜窝窝要菜多一点,并且都不能加白面,鸡蛋只能煮两个,郑春杏和郑春桃一人一个。

    苏甜自然是完全按照陈韭花的话做,玉米糊糊打的好像清水一样稀,菜窝窝菜多的勉强能捏出窝窝样,鸡蛋直接煮破了皮。

    准备好陈韭花母女三人的早餐,堂屋还没有动静,苏甜绕到后院角落的鸡窝,把大公鸡抱出来放到前院,大公鸡很给力,对着堂屋喔喔喔不停打鸣,片刻就听厢房传来叫骂声:“叫什么叫,天还没亮呢!再叫今天就把你宰了吃肉。”

    苏甜非常满意,抓了一把小米洒在地上,公鸡扑腾着翅膀欢快地嘬小米吃。

    洗手回厨房,苏甜把两个煎饼用昨晚从三爷爷家拿来的竹筐装上,这才出了家门往苏江河家走。

    昨晚和三爷爷说好今天去找苏青峰办重读,虽然她已经确定自己被中专录取,所以初三复读的事儿也就没必要了,但这事儿现在还不能说,她得让陈韭花母女三人狗咬狗自个儿把事情抖搂出来,至于通知书,应该在陈韭花或者郑春杏那儿,她得等机会找出来。

    苏甜原本还怕这会儿过去三爷爷三奶奶刚起床,没曾想苏江河已经在院子里等她了。

    苏江河三个儿子,老大苏青山在部队,家属随军;老二苏青峰是关家镇办公室主任,在镇上安了家;老三苏青岳两口子在榆县承包饭店。

    三个儿子都想让苏清河老俩口过去同住,可苏江河在小林村住惯了,哪里都不想去。

    儿子各个出息,苏江河家去年就盖起了青砖大瓦房,敞敞亮亮还刷了白墙,在小林村也算是投一份。

    进了屋,苏甜看见五斗橱上的电视机,沙发旁边的落地扇,损失生出些感慨,看来她要想法子快点儿挣钱才行,光靠走路领取奖励是绝对不够的。

    “早上又没吃饱吧,”苏江河朝着里屋叫道,“老婆子,小甜来了,快去把灶上温着的鸡蛋羹拿过来,咱们开饭。”

    “三爷爷我吃饱了,吃的特别饱。”苏甜赶紧解释,她真吃不下去了,“你看,我还给你和三奶奶带了煎饼。”

    “吃饱了也再吃点儿,”苏江河有些意外,拉她坐在桌边,“以后别跟你三爷爷客气,想吃什么就过来,让你三奶奶做。”

    苏姓本家人口在小林村占多数,可苏江河的旁系亲属如今也只剩下苏甜一个,而苏江河的后辈又都是男孩,所以即便农村重男轻女,他其实还是很看重苏甜这个侄孙女,原来她总躲着本家亲戚,苏江河也不愿热脸贴冷屁股,现在她愿意亲近,苏江河恨不得把好东西都拿给她吃。

    三奶奶从厨房端出个绿色带花的搪瓷小碗,里头是黄嫩嫩的鸡蛋羹,上面滴了香油,远远就闻见了香味。

    “三奶奶——”苏甜笑着打招呼。

    “小甜过来了,”三奶奶有些胖,个头也不高,不过看着慈眉善目非常富态,过来就拉住了苏甜的手,“快坐。”

    “三奶奶,这是我烙的煎饼,你和三爷爷尝尝。”苏甜把竹筐递给三奶奶。

    三奶奶诧异,脸上浮现担忧之色:“以后别从家里拿东西,你妈知道该为难你喽,咱家啥都有,想吃了就过来。”

    苏甜心里一暖:“嗯,等我挣钱了再孝顺你们二老。”

    “有钱自个儿存着,别实心眼的都给妈,你也大了,得为以后打算,”三奶奶忍不住说道,“你要是没事儿常过来玩,你叔叔兄弟们都不在村里,我们老俩口也怪孤单的。”

    “好,我一定经常过来,你们可不能嫌烦。”苏甜半开玩笑地说道,她是真的很喜欢这对老夫妻。

    “你只管来,我们巴不得呢。”三奶奶把竹筐放在桌上,“快吃,这鸡蛋羹凉了就不好吃了。”

    “我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鸡蛋羹,”苏江河笑的脸上褶子全都朝上翘,“这是你三奶奶专门给你蒸的,快吃,吃完咱们去关家镇找你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