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六十二章 挟恩以报

    不管大小世家,祭祖都是不能疏忽的大事,三牲祭品、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各种零零碎碎的东西摆了好几桌,甚至傲辰还被要求沐浴更衣,就是在洗澡水里加很多说的出名字和说不出名字的东西,搞的傲辰逃跑的心都有了,用这些东西洗澡确定没问题?

    “不就上个香吗?你犯得着这么折腾我一个外戚?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指点你武功?”

    洗完澡出来,傲辰看到迎面而来的秦歌,很想揍他一顿,不是说了要保密吗?你这是耍我、愚弄我、还有折腾我!

    “别别别……我也刚被上上下下刷了一遍,实在没法子,我爹说了,只要他不死,秦家的家事都由他做主。”

    “哼,以后我的仇家要是找上你们,可别怪我见死不救。”

    秦歌的那个刷字,让傲辰心情好了一些,因为他把那些想帮他洗澡的人赶了出去,反正他又不吃秦家的饭,别说翻脸,就是翻桌子,秦家的人也拿他没辙。

    “呵呵呵,今天是祭祖的大日子,别说这种丧气话。”

    秦歌干笑了两声口里随意的应付着,原本他也有这个顾虑,可是母亲的一句话把他说醒了,一家人认了才是一家人,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傲辰干叹了一口气,事情都已成定局,说什么都没用,现在只能指望以后身份曝光,澹台家不会查到南荒来,或者不屑动秦家。

    祠堂里,秦镇山、秦镇海两人当先,身后站着秦家的一干长辈,最后边的是秦歌等后辈,不得不说秦家挺给傲辰面子,让他跪在秦歌旁边,这完全是把傲辰当自己人了,只是那不知谁念的祭文,听着通通都是呜呼哀哉什么的,以傲辰的学问,居然有一大半没听懂,傲辰很想去问问这祭文究竟是谁写的?达没达到学贯古今、白日飞升的境界?

    祭祖典礼花了大半天才结束,跪的时间比傲辰长这么大加起来的时间还长,把看在母亲的份上这句话当经念,才坚持完全程,而这种种看在秦镇海眼里,对傲辰的印象又下了一个档次,祭祖后连招呼都不打,径自就离开了。

    “傲辰,你这就要走了吗?”

    “嗯,我真是怕了你们家了!”

    这些日子,傲辰和秦歌逐渐熟悉,说话也开始不拘小节了。

    “可……”

    这些天听傲辰对武功上的讲解,觉得受益匪浅,还有那牙疼咒,他只弄懂了一小半,是真心不舍得傲辰就这么走了。

    “普善清心咒的注解我都已经写了,你多看看就懂了,给你的丹药每天早晚各一粒,武功上,只有一句话顺应心意,把你的心和武功融合在一起,那就是合道了。”

    “好吧,那我就不耽误你了,以后常回来看看。”

    其实秦歌也明白,秦家容不下傲辰这样的人物,而且他心里隐隐也不希望傲辰多待,以傲辰的本事,久了势必会影响他在秦家的权威,不由想起一位老人家的话,这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最不好拿捏,离的远容易忘,离的近容易伤感情。

    “走吧,带我去向舅舅告别。”

    …………

    回到翠明村,傲辰居然看见一个很意外的人,明俊,来的速度居然比傲辰还快,要知道傲辰可是乘坐大鹏,这比傲辰还快,一路上得不眠不休吧?让傲辰不由感慨这人要是一心想做一件事情,还真什么都有可能做到。

    “表弟……”

    明俊亲热的称呼让傲辰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人怎么听不懂话呢?非得听自己明言拒绝,还有他和自己是这么称呼的吗?算了,不想了。

    “明俊,我这就要回中洲了!”

    明俊的没完没了,让傲辰很是厌烦,这种打又不能打,说了又不听,让他疲于应付。

    “表弟,我知道论关系,我不比你和秦歌亲,但我比秦歌更有诚意,只要我们能合作,不管你开出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明俊知晓一旦搭不上傲辰这条线,他这辈子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说话间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

    “我们公子都已经说了要回中洲,走开啦!”

    这时南宫韵蕊展现出了她最可爱的一面,她从不会把别人对她的评论放在心上,更不会在乎替傲辰去得罪别人。

    明俊没有去理会南宫韵蕊,快步一闪,想拉住傲辰的手腕,却被傲辰不着痕迹的躲过,微眯着眼睛看着明俊,了解傲辰的人都知道,傲辰这是很不高兴了。

    “表弟,权当看在我爹和姑姑的份上,我已经聚集了人马,你只要出面起个头,其他的我都能办好的。”

    明俊兴许是觉得自己是在恳求或者商量,可这话听在傲辰耳里却是变成了挟恩以报,暴露和秦家的关系,真的是个大错误。

    “好,在哪里,你带路!”

    “好好,我这就带路……”

    一个好字,傲辰说的掷地有声,被欢喜冲昏头脑的明俊,根本没意识到傲辰的愤怒,骄傲如傲辰怎会受人挟持,况且这恩还算不上救命之恩,不过是帮忙送母亲离开,不过就是一些钱的事,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他自己为他效力,看来得用实际行动才能让你明白道理。

    “晴空姐,你陪我去一趟,你们留在村里,我很快回来,紫祺,王力的母亲是羽灵仙子的后人,要是他们愿意,你们可以讨论讨论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