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回到林家后,新之路直截了当的告知了林家四人她打算离开的事儿。

    听了这话最高兴的莫过于林晓了,晚上饭都多吃了一碗。

    林沧澜听闻后则是食不下咽。

    而林父与林母对视一眼,林母开口表示挽留之意,但见新之路态度坚决便没有在劝。吃完饭后拉着林父准备进屋去,顺带也把不情不愿的林晓给撵回了自个人屋里。

    林母算是看出来了,林沧澜是对林晓没有半点男女情谊的,但对之路姑娘可不一定。所以趁着这会儿让他二人多处处。

    林沧澜欲言又止的坐到新之路身边问:

    “之路姑娘可想好了去处。”

    新之路坦诚摇头:“并没有,不过我有我的事儿。走到哪儿算哪儿。并没有固定住所。”

    听闻这洒脱的回答,林沧澜并不意外。

    林沧澜再问:“那姑娘一定要多备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说罢从怀里摸出一块碧绿色的方形玉佩,那玉佩通体莹润透亮,一看就只价值不菲。

    新之路虽然不懂,但能看出这个方形的石头很漂亮。对的,在她眼中这个就是很漂亮的石头而已。当然,事实也如此。

    新之路不知其意,就这么看着林沧澜干净如星的眸子专注的注视自己,那双修养后虽然有些细小伤口但是修长如玉的手,拖着那块玉佩到她面前。一张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扬起一个笑。

    林沧澜:“这个送给你。”

    新之路不解:“送给我?”

    林沧澜点头。

    新之路接过玉佩在手中把玩,发现这玉入手微凉,触感滑润。有些爱不释手。

    林沧澜见之路姑娘喜欢他送的东西心中高兴,但也有些惆怅,没有忘记送东西的最初目的。

    林沧澜提醒道:“之路姑娘出门在外,可不能少了钱财。这个玉虽然不是极品,但还是值些银两。明日一早我随你一同去当铺,当了它可以给你做盘缠用。”

    说这话林沧澜是有些窘迫的。

    新之路丝毫不察,连连摆手:“不,这个我挺喜欢的,不卖这个。我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换钱。”

    林沧澜见新之路对玉佩如此中意,心中也十分欢喜。但想到银两就有些发愁,在他看来之路姑娘来时身无分文,能用什么换取银两呢。难不成她要上山打猎。可那也换不了多少呢。

    林沧澜有些愁,想着怎么为之路姑娘筹盘缠。

    正把玩玉佩的新之路似是想到了什么问:“你的伤势好了。”

    林沧澜:“已经痊愈七七八八了。”

    对此林沧澜也十分惊奇,照理说就他的伤势没有个半个月是好不了的,可就这休息的几天就快大好了,虽然奇异,但他把这痊愈的速度归结在这几日滋补营养的吃食上了。

    新之路毫不意外,虽然那些是普通外伤药剂,但是用在没有受过基因改造的身体上,就会有奇效。

    因此,新之路毫无心里负担安排林沧澜:“行,那明天你就带我去你们这里的集市。我好换取我所需物资。”

    林沧澜欣然答应。

    ————————————

    边南大营内。

    紫袍男子端坐其上,两名身穿靛蓝色长袍的谋士落座于下首两侧。

    其中一名面相方正的谋士率先开口:“听闻三皇子路途中遇到伏击,三皇子身体可有碍。”

    上首那人正是被新之路无意救下的人,这人正是朝阳国三皇子龚谦之。

    龚谦之摆手:“并无大碍,只是这次那人投毒的手法十分古怪。”

    另一名谋士捻须接话:“我与广志已经知晓当时情况,我二人一番揣度也不知对方葫芦买的什么药。若三皇子留一点给良医师查看,或许以后能有所防备。”

    龚谦之摇头:“无妨,以后小心这便是。只是这场刺杀很令人费解,这不像那人的手笔。”

    两位谋士点头附和:“确实,您巡查边南乃是皇命,这又是国师派管辖区域,若三皇子在这里有个闪失,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国师也未必能得好。”

    “所以这整件事究竟是谁人指使?我们还得费心心思在那几个黑衣人身上,指不定能撬出有用的消息来。”

    龚谦之点头赞同,想到他们此行的真正目。那双桃花眼都暗沉了许多。

    正在这时龚谦之侍卫一脸急色的前来禀报。

    “三皇子,属下等无能让那几个黑衣人死了,疑似中毒。”

    三人听闻此言蹭一下从座位上站起。

    龚谦之气愤甩袖:“带路。”

    那名名叫广志的谋士急声唤:“且慢”“此事有些蹊跷。”

    广志怕三皇子恼他阻挠,连忙解释:“想必抓住这些贼子时候都是有搜查过是否藏毒的。”

    那报信的侍卫连连点头。

    广志继续分析:“那这毒从何而来?思及今日那些贼子奇怪的投毒举动。广志以为三皇子还是小心为好。”

    龚谦之冷静点头:“先生说的是。那便让医师前去查看中怎么中的毒,中的何毒,尽快查清楚与我来报。”

    侍卫领命退下。

    又剩下了沉思的三人。

    龚谦之被这一日颇多的事儿搅的修眉微蹙:“两位先生比我早到一日,可有发现此大营有何不妥。”

    两位先生对视片刻两人轻咳一声一一开口回答。

    “要说不妥,只军中主将与诸多小将今日并未在大营中。”

    “据说是冷将军家中妾室产子今日大摆宴席,其心腹都前去祝贺,所以这大营中显得冷清了许多。”

    说这话的两人窥着龚谦之脸色,身为皇子奉命巡查地方,居然没有接到地方官员的接待,甚至于来到军中后,又得知主将居然因为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而置皇子与不顾。这种事儿世人估计闻所闻问。也算的上开天辟地头一遭。若写入史书,都要供人茶余饭后的笑话。

    作为三皇子谋士的他们,听闻后起止是愤怒二字可言。可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朝中分三派,以

    以太子为首的保皇派,以左将军陆帧为首的中立派,最后的派系便是三皇子一系。说起来其实令人嗟叹,相比起太子党,他们反而更忌惮国师一系。

    国师名乌右倾,说起国师来历,那可非同一般。据说国师来自隐士家族,隐士家族能人异士辈出,其中人不乏功夫高强,力拔山河者,而据说隐士家族中有几位仙风道骨的得道之人,医术精湛可活死人肉白骨。甚至有传言说,隐世家族已经有人窥得得道成仙的先机,已经有了长生不老之势。

    这事儿是从先皇开始说起,当年先皇儿时在宫斗倾轧中险些丧命,是当初还是隐世家族组长的国师心生怜悯救了先皇一命。国师怜惜先皇年幼体弱,便帮助先皇坐上那至尊至位。先皇感念其恩德封其为国师,其身份超然仅次于皇帝之下。

    先皇仙逝后,现任帝王依旧对国师礼待有加。不仅如此,因为国师陪伴两代君王却依旧容颜不改,民间传出了国师是仙身入世,辅佐有志之君,必将迎来百年盛世。如此更受当今皇帝的信赖与敬畏,时常与国师养生论道,期望与国师一同永葆青春。

    皇帝对国师的信任比之其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反而面对两位皇子,皇上倒是颇多防备。

    皇帝因愧于国师未有实权,便下旨封了隐世家族继承人冷锋为右将军,镇守边南。

    原本每年巡查边境属于例行检查,只是今年的三皇子自荐前往,在外人看来三皇子此举动机不纯。身为谋士的两人虽然不知此行具体目的,但是两人都是打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对待的。

    三皇子来此受此冷遇,也在预料之中了。像今日这种不敬皇子的罪名放在那个朝代都够守边将军吃一壶,可放在当今皇帝眼中会觉得你小题大做,心胸狭隘。

    对上国师一脉,可谓是毫无胜算可言。

    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此行为何只有龚谦之自己知晓。

    龚谦之听罢薄唇紧抿:“夜已深了,两位先生先歇息去罢。”

    两位谋士拱手告退。

    龚谦之松散的倚坐着,修长的手指在左面上一下一下敲击着,跳跃的烛火下一双桃花眼褪去了往日的柔多了些凌厉。

    良久,只见帐篷帘子一荡,帐篷中央跪着一个黑衣侍卫。

    黑衣侍卫高举双手将得来两封书信奉上。

    龚谦之取过信查看,看第一封时候脸露欣喜之色,忙不迭的打开第二封,却是让他面色变得难看起来。不等他询问黑衣侍卫,这时帘门处一人跌跌撞撞的进入后,慌忙的伏跪在地,与此同时守门的两名侍卫也掀帘而入侍卫在龚谦之两侧。

    龚谦之见伏跪在地那人抖如筛糠心中狐疑端详那人。“这人是?”

    其中一名侍卫拱手答复:“主子,这人是良医师的药童。”

    那药童压抑住心中的慌乱,颤着声儿回复:“三三皇子,师傅前去查看那几人身中何毒,发现那几人身上起泡流脓,身体缓慢的腐烂,伴有恶臭。师傅说说疑似是瘟疫,并且传染性极强。那疫病来势汹汹,靠近那几人尸身的如今都染了病了。师傅师傅因接触过那疫病源所以不能前来,特命弟子前来告知您。”

    听得药童所言帐篷内的气氛陡然变得凝重。

    龚谦之当机立断吩咐手下侍卫:“去通知大营所有医师前来。让军中小兵骑一骑快马去冷将军府上告知大营有变,让他务必赶回主持大局。”

    说来可笑,身为皇子这大营中的并将却没有一人愿意供他差遣,实在是讽刺。可这会儿也不是追究这事儿的时候。

    只是片刻,去通知军医的那个侍卫就返回了,带回了另龚谦之更加愤怒的消息。

    军中军医居然都不在军中,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龚谦之极度愤怒的一脚踹翻了桌案。帐中众人噤若寒蝉。

    此时得知此消息的两位谋士也赶了回来。

    两位谋士急忙劝解:“三皇子息怒,此事儿处处透了蹊跷,我二人建议三皇子还是先离了大营,在做打算。”

    龚谦之摇头:“不可,若不是疫病还好,若是疫病,就目前军中无掌事之人,恐疫病散播出去。我岂不是成了罪人。吩咐下去,分派人手将疫病源看管起来。不许人员走动。等冷将军回营后,在交由冷将军处理。”

    众人领命。

    疫病传播比想象中要广,发作的时间也要比想象中的要快。从一处隔离源,到两处,五处,,,直至寅时一刻,龚谦之也损了一百多名人手,此时的疫病人员远超出他们剩余的人。前去禀报冷将军的小将也迟迟未归。

    最终在两位谋士极力劝阻下,龚谦之妥协。带着亲近的三百侍卫离开了大营。

    这一幕都被幕后之人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