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以《谈文学》视阈透视网文写作大坑

    --------------------

    描述无罪,作者为之

    很多作者喜欢没完没了的描述,实际上这些描述看起来很廉价,如果单纯说形状,颜色……,却对情节不起一点作用,或是不能满足读者阅读期待的,“请回俗士驾,为君谢缨客。”

    而且很多对妍姝潘安的描写都是千篇一律的,不是复制宛若复制,很多写手自以为风花雪月,才子佳人,油纸伞,铃铛,烟雨,舟子等等的意象铺洒很有意境,但这些真在常年浸yín在小言和叠纸的读者玩家眼里都是些烂俗套板(stockresponse)。

    这些东西,读者再也不会买账了。

    譬如我现在看到这些生理性反胃,不为别的,就为网文作者竟然抛弃了想象力。美丽的作品里也有腐尘,伟大的作品也有普通题材。材料并不是什么重要因素,波德莱尔就喜欢写“恶”呢。

    写手还是关进小黑屋,好好面壁去吧!

    ----------------

    情节中心主义

    网文作者不该不去以情节为中心,遵循旧的文学传统,毕竟景色又不是天下第一,古今无双。

    以心理描写为中心的意识流小说,以对话为中心的卡夫卡的《城堡》,借鉴可以,但形式不能不考虑读者感受。

    ----------------

    爽点布置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朱光潜《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