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隐秘

    寻常读书人,谁敢评判圣人之言?

    孔冰是个异类,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培养王真。

    王真六岁那年,一下子变成孤儿,饥饿像一头无形的野兽,时时刻刻追逐着他、撕咬着他。他家和孔冰家之间残破的墙垣上,每天都会放着半碗米、一碗粥、两个窝窝头。那一年,孔冰夫妇刚刚回到乌阳镇,一没产业,二没收入,还要医治折断的双腿,荆四娘每隔几天就要典卖一次衣物家什。

    王真七岁那年,孔冰教他读书识字。他永远记得上的第一堂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冰用红柳编了一个渔筐,教他在河边设陷阱捕鱼。每日早晨,他跟随孔冰读书,下午收取渔筐,卖鱼给鲜香楼,养活自己。

    王真八岁那年,孔冰教他医药之术。上午读书,下午去万泉山采药。

    王真九岁那年,孔冰写了一个药方作为谢礼,请乌阳镇的守门人高平教他沙场搏杀术。上午读书,下午采药,晚间练武。

    王真十岁那年,孔冰画了一张秘制藤甲的图纸,请世世代代做猎户的老刘家将一套《惊残步》口诀传给了他。

    等到王真十一岁,孔冰亲自教他儒家射术。

    孔冰自毁前程、沦为废人,乌阳镇有人感慨同情,有人在背后鄙夷、嘲笑,甚至幸灾乐祸。只有王真知道自家先生的厉害。

    刚才一番对答,得到先生嘉许,王真没有半点儿得意,开启一坛“山人笑”,装满酒壶,为孔冰倒上一杯。

    荆四娘正好将装盘的肉食、菜肴端了上来,孔冰放下书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能够说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个字,说明六年发奋用功,你已洞见儒家精髓。学问见识虽不及我,但心性境界已经自成方圆。今天,我终于可以将心中隐秘告诉你了。”

    隐秘?王真内心震动,先生如此郑重,所说之事必然非同小可。

    孔冰连饮三杯,问道:“你可知道,世间读书人,分为‘真儒’和‘凡儒’两种?”

    “先生,这一说法,我在书中读到过。”王真回答。

    大秦官方经史中,语焉不详的记载:天下流传仙道、武道、儒道三大修行体系,这三大体系的修士殊路同归,只为追求强大力量、长生逍遥。就儒家来讲,大多数读书人止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最多求一场人间富贵;极少数天资纵横之人,却能颖悟乾坤法则、体悟天地人心,不但能够真正治国平天下,而且可以言出法随,破灭阴阳,化腐朽为神奇。前者为“凡儒”,后者为“真儒”,也称之为“儒道修士”,或者“儒家修士”。

    经史之外,民间也到处流传着关于神仙和妖魔的见闻。但草根百姓可不管什么三大修真体系,只要能够飞天遁地、斩妖屠魔的,一律叫作神仙。

    不过,这些被凡人称作“神仙”的修士,自有属于他们的世界,不会轻易在凡人面前显露,更不愿与凡人发生交集,寻常人难以见到。至少,王真没见过,整个乌阳镇也极少有人见过。只有那个住在石榴巷的蔡老鞭,每次坐在巷口晒太阳,都会一脸显摆地讲起他亲见神仙的经历。蔡老鞭年轻时,在苍松县的一家商行里做车夫,经常出远门,见闻的确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