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30、第三十章

    两母女吃的最轻松的一餐饭,饭后金惠子本来想要让女儿去休息,李夕颜找了一部电影,拉着她一起看,硬聊的话,李夕颜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她都打算增进感情了,总不能饭一吃完就没了。电影结束,说了几句剧情,李夕颜看时间差不多了,重新洗了澡,清醒一下昏昏欲睡的脑袋,准备出门去找柳楠晴。

    走之前金惠子首次不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而是真心的抱怨,让她注意身体不要太累,早点回来休息。正在重新适应女儿状态的李夕颜,习惯性的退让,乖巧的点头说好,让她别担心,早点睡。

    互相扬着笑脸,母慈女孝的两人,家门一关,隔着门默契的双双叹了口气。门内的金惠子叹的是无奈,对这个女儿没办法,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门外的李夕颜叹的是无措,这种类型的母亲,她真的要努力习惯才行。

    李夕颜到店的时候正好九点整,从家里去清潭洞不算远,首尔的富人区也就几块,地方小,都挺集中的。柳楠晴到的比她早十几分钟,已经给李夕颜选好了衣服,在独立包间里等她试穿了。

    礼服店是专门定制高端礼服的,也有一线大牌和自己礼服的租赁,每个试衣间都有单独的等待室,进门除了在大厅,客人几乎不会碰见对方。价格不便宜,服务当然是最好的。茶点、饮料、酒水一应俱全,服务的小姐姐永恒的温柔亲和,不管客人多龟毛都能搞定。

    柳楠晴是这家店的vip,除了要穿韩服的场合,大部分时间在和父亲一起出场的时候,这些服装和珠宝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类型的店只要开的久一点,没有快速倒闭的话,柳楠晴基本都有vip,选这家店是因为这间店不止卖,也可以租。

    这是柳楠晴第一次到店里租衣服,她倒是想买,关键是她觉得李夕颜不会愿意,可是要李夕颜出钱的话,价格又有点夸张,这种礼服都是三、五百万起,上千也算是正常价,只能折中。租的价格贵不到哪去,她付了李夕颜也不会太有负担,不过她选的都是当季的新品,她可不会让李夕颜穿别人穿过的衣服。

    李夕颜刚被领进去,招呼还没打,柳楠晴把剧本往她手里一塞,就被推进去化妆做造型,选礼服不止是定礼服,当天的一套都要定下来。女孩子一整套打扮做下来,有的耗费时间。

    剧本是柳楠晴之前拿去追投资的,正好衣服和剧本一起看了,省时间。明天李夕颜还要上课,现在都九点多了,柳楠晴不想让她太累,造型团队是她带过来的,店里提供的看不上,也懒得麻烦两次,早点弄完,也好让李夕颜早点回去睡觉。

    烟熏妆皮夹克,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反叛的柳楠晴,给李夕颜选的三套都是规规矩矩的礼服,漏的最多的一套也不过是抹胸的程度,长度最长只是刚刚拖地,没有累赘的鱼尾,没有各种闪亮的装饰,颜色素雅不出挑。

    第一套是香槟色抹胸小礼服,前短后长,前摆在膝上三寸,后尾坠着波浪的纹路落在地上,造型师给李夕颜盘起了头发,两撮鬓角虚虚的落在脸颊边,像个俏皮的小公主。店主说看起来真漂亮,一看就很讨长辈喜欢。

    柳楠晴绕着李夕颜转了一圈,站在她面前打量一眼又直又长的腿,摇头表示不行。好看确实好看,太好看了会被太多人关注,讨长辈喜欢更不行,她的生日会,还是不要那么讨长辈喜欢的好,不安全,换!

    第二套是水蓝色斜肩长裙,头发是栗色大波浪的假发,披散在脑袋后面,现在只是试衣服,如果合适才会去碰头发,假发是展示成品的效果。李夕颜的身材偏瘦,胸很符合身材,小巧玲珑款,长处是腰细腿长,衣服剪裁很好修身又服帖,衬着盈盈一握的细腰。

    站在边上的店长又说这个特别合适,要是不想染头发,妆面重一点就可以,看着身材特别好。柳楠晴却上去比对了一下自己的腰“你是不是也太瘦了?”怎么感觉风一吹就飞了。待定,再换。

    李夕颜再次进入换衣间的时候,柳楠晴被她招呼一起进来拿东西,把写了各种标记的剧本递给她“你先看看,我不太理解你的思路,你想拍纯艺术片,故事的内容又不像,商业片也太平淡了。而且这个真的是你想拍的故事,你确定能掌控这样的故事?”

    柳楠晴的新本子,名字定的特别软糯《熟食果》,李夕颜刚拿到本子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纯爱的类型,或者小清新之类的题材,还想说,这个和柳楠晴的风格可不太符合。

    熟食果韩国传统的糕点,把栗子、枣等加蜂蜜熬煮,或者煮熟后捣成泥,加入蜂蜜、肉桂粉,再捏成栗子或枣的模样,最后点上花做成的点心。捣成泥后捏出形状的熟食果,也被叫作“栗卵”、“枣卵”。熟食果主要用于宴会上,基本有一定标准的□□餐,宫廷饮宴都会有这种糕点,偶尔也会用于祭祀。

    直到李夕颜看完全部的故事,才知道,为什么取名是熟食果。因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像熟食果一样。古老、陈旧、只在特定的场合出现,被人随意的搓圆捏扁,做出各种样子,贴上漂亮的花瓣,却没人关心,也没人有兴趣尝试,熟食果的味道。

    举凡歌曲、文字、音乐、绘画等等,这种需要创作者精心雕琢的东西,本身都会带有一定的排他性,也就是某种程度上,是创作者的一部份心理投射。李夕颜自觉自己对柳楠晴还算有些了解,没有想到她会是这种类型。可是不止标题不像柳楠晴,就连内容都和柳楠晴南辕北辙。

    《熟食果》的内容又平淡又壮阔,壮阔在背景设定,日本殖民韩国的后期,此时距离日本宣布战败只有一年不到,韩国却已经快要习惯这种压迫下的统治,上学只能学日文,官方只能说日语,韩语变成禁止语言,打官司不会日语都没有人受理的地步,整个社会水深火热。

    而一群爱国的义士,这些有家族,有妻女,有学历,有地位的人,不甘国家沦陷,不甘人民受苦,奋起反抗。他们比那些走到绝路只能反抗的人,要悲壮困难的多。他们抛弃的不止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他们投身救国,家人却还在韩国(那时应该叫朝-鲜)随时可能因为他们,荣华不在身首异处。可是他们还是去做了,并且有去无回,客死他乡。

    平淡的地方在,背景虽然设定如此,但是整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少女展开的,少女的小名叫栗子,那个时候稍微有点身份人家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日本名字。家里面不喜欢这个日本名字,所以通常都叫她的小名。栗子的父亲就是当年义士中的一个。

    日本投降,战乱和殖民都随之结束,国家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栗子就变成了大名,日本名字当然也不用在叫了。栗子的父亲死时栗子才三岁,她对父亲没什么印象,父亲的存在却影响了她一生。

    当初奋不顾身的义士被众人广而告之,新政府需要英雄,新党派需要人民的支持,她的父亲和当初所有能查得到姓名的人,都成为丰碑,矗立在国家的徽章上,她的家族自然也受到上层的各种优待。

    栗子的家族越来越富有,她能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少,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说脏话。对老师要恭敬,对所有人要友好,对摄像机要会笑,对记者要会哭。哭父亲伟大,哭国家仁慈,哭领袖,哭政党,哭任何她该哭的时候。

    渐渐长大的栗子,生活一成不变的过着,时间飞逝,当初的榜样也渐渐被社会给遗忘,她不用假哭也不用假笑,可惜的是她已经快要忘记自己什么是真笑。长大了就该嫁人了,她的夫婿如同以前一样,是大伯选的,从父亲过世,家里的一切都是大伯做主,她习惯了,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嫁人后的一切和以往没什么不一样,特定的场合笑,特定的环境哭,丈夫不好不坏,就像母亲说的那样,男人是天,只要听话就好。她一直是听话的,听话的微笑面对二夫人、三夫人、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直到她拥有了自己孩子,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此时已经到了故事的尾声,篇幅预计120分钟左右的电影,只剩20分钟,小女儿一天天的长大,栗子想把世上所有的美好都给女儿,想为她抵御所有的风雨,却又害怕自己做不到那么强大。所以,她把自己会的一切都交给女儿,告诉她自己的生存之道。在该哭的时候哭,在该笑的时候笑,让女儿仿佛她的翻版,仿佛另一个她。

    李夕颜的不理解在于,这些总结和脉络都是她按照柳楠晴的剧本,一点点理顺拼凑出来的,有些不确定自己拼凑的对不对,还给柳楠晴的剧本上,有很多红笔标明的地方,都是她的疑惑点,或者是她写上去的猜想。

    因为柳楠晴真实的剧本,一切都围绕着栗子展开,中途只用了两个场景转换,一个是栗子原本的家,第二个是栗子出嫁后的家。外景极少,每一个外景场面却很大,要动用大量的群演,比如国家演讲,比如破烂的街道和人民。

    柳楠晴的剧本是从栗子结婚开始,一点点展开故事,婚后平静如水的生活,见到丈夫带女人回来微笑面对,见到大伯的各种管制乖巧听话,一切为家族生,为家族死。中间穿插各种小时候的回忆,还有故事背景的填充。全剧没有任何爆发点,唯一的高-潮-点,是占篇幅不到十分钟的各种官员和记者,最后的结局是栗子女儿出嫁。

    一场盛大的婚礼做为开始,另一场盛大的婚礼作为结束。某种程度上,被教养的如同栗子一样的女儿,是一个悲剧的延续,宿命的悲剧。李夕颜站在欣赏的角度,觉得整部片子唯一能看的,大概就是开始和结束,这种让人无力的悲怆感。

    问题是,柳楠晴把剧情切的七零八落,就像当初她的毕业作品一样,需要创作者解答的故事,还叫什么故事。李夕颜翻到中后期才理顺了整个故事,这还是在看文字剧本有一定功底的情况下。

    剧本不是小说,要前置,要有平淡,要积压读者的情绪,等到高-潮爆发。剧本是要把所有的故事浓缩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内的精华之作。前十分钟还不能告诉观众到底在拍什么的话,站在商业的角度上就是失败。

    而从文艺片的角度,柳楠晴的故事,是一汪平静的湖水下,藏在阴暗处的波澜壮阔,这不止需要演员有强大的功底,也需要导演对影评有掌控力。那些细微的小地方,那些借物喻人的手法,一旦出差错,就会变的晦涩难懂,又不知所谓,更别说把这样的东西,拍出来的成品就更困难了。

    柳楠晴的本子时间线很是混乱,前三分之一的篇幅,在描写栗子一成不变的婚后生活,李夕颜估算着大概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第二位夫人才出场,花了三页在礼仪、见面、食物、闲谈,画风一转栗子开始回忆起幼年的时光。

    幼年刚刚进入到国家兴盛的时候,直接跳转到了生产的场景,然后继续是早餐、午餐、晚餐,只是这次多了一个婴儿,而这个家里突兀的冒出两个孩子,称呼栗子为母亲,李夕颜几乎看的一头雾水。如果是观众,可能从头到尾不都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直到所有的前置背景设定都已经展开,李夕颜东拼西凑的发挥职业素养,自顾自的补全整个故事的时候,剧本只剩下十页不到。她翻看着剧本一片鲜红,是真的想叹息了,能这么思维跳跃的写完整个剧本,并且在最后串起来了,也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就算是艺术片,至少也要做到能懂,而不是要人看注解才能懂,因为柳楠晴还是个新人呢,新人这样玩是没前途的。虽然这样比喻太过功利,但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成名导演的艺术片,即使看不懂也有人愿意投资,有人愿意写影评,有人为了作品叫好。

    这就是电影界的名人效应,至少面对名导的艺术片,即使大部分人看不懂也愿意进场,刷一下自己所谓艺术修养或者装个x。但是,新人算什么,新人的片子拍的不符合市场,一上来就冲高端去,那就别想要投资了,投资人是为了赚钱的,艺术片也是有钱赚的。

    多少在票房上扑街的片子,导演还是会受到追捧为什么,dvd、周边、投资人的名声、发行公司的名声,可能会获得的奖项,业内对他们的认可。这些是比钱更重要的存在,这是另一种情况下的‘千金买马骨’。更何况名导不会只有一部片子,多的是导演用商业片的钱,养着自己的艺术片,这个也是新人无法给予投资人的存在。

    更何况,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柳楠晴真的能拍出一部,人人称赞的艺术片,并且真的有可能获奖的情况下,才有后续的所有事情。而柳楠晴还有一个隐藏的弊端,韩国是标准的男权社会,即使主流价值观是男女平等,但是私底下大家都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电影圈更是男权的集中地,整个圈子数的上的影评人、导演、奖项的评论家,女性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大环境下,拍纯女性意识的作品,卖不卖座不一定,但是肯定不会受到大部分评委的喜欢。

    电影的审美喜好是极其个人的事情,评委是人,就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就算这些都不说,就算还没看到成品,只看到了剧本,李夕颜都有些怀疑,柳楠晴是不是真的能完全掌控故事的节奏,顺顺利利的完成这部作品。倒叙、插叙、蒙太奇、故事线的交错,都需要高超的剪辑和掌控力才能做到。

    已经一天一夜没睡的李夕颜,被折腾着化妆、发型、换衣服,脑袋混沌一片。整个人沉浸在故事里,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非常诚实的,把她对剧情的大段补充、对人物设定的不解、包括对导演控制力的怀疑,直接写在了剧本上面。看的柳楠晴眉头紧锁,脸色难看。

    柳楠晴刚看到李夕颜写在本子上‘按照人物行为逻辑,栗子母亲的角色几乎没有出场,但是她才应该是一切宿命的本源,你把一切归结到大伯身上,是觉得女性角色不敢反抗,还是不愿意反抗,这个比大伯本身的出发点值得看。’

    ‘单纯从大伯的出身看,他应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那个时代以家族为基础,为家族某福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每次大伯出场的时候,都是阴郁的形容,这是让大伯成为恶角,还是大伯是男权社会的化身?’

    ‘栗子到底是有上过学还是没有上过?如果上过学,在学校的集体环境下,她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不符合她柔顺听话的性格。如果她没有上过学,一切都是请老师回来教导的,那么她的老师应该也会对她造成影响,这样的人设只要是手握权利,可以控制她的人都会对栗子造成影响,为什么老师也是一笔带过?’

    李夕颜每一个有疑问的地方都折了一角,剧本是打印的单面a4,反面几乎被红笔写满了字,每一个问题都是柳楠晴没有想到的,或者她想到了,但是觉得不重要的地方,每一个问题都看的她牙痒痒。然后这个让她想狠狠咬一口的人,打扮一新站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