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91、第九十一章

    张根硕所谓的逃税新闻,大众看到的是一个道德有问题的明星,圈内看到的,是一个被丢弃的替罪羊。几大公司的新闻太轰动,外界需要有人转移视线,张根硕这个韩流明星就被推出来顶包了。

    罗英石不满的地方也在这里,他选的人毫无问题,更别说是有道德问题。这件事和当初姜虎栋的逃税事件有些许相似,都是无妄之灾,让他非常的不爽。而李夕颜得到消息之后,之所以毫无动静,原因就像她说的那样,因为她很现实。

    非要解决张根硕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操作,毕竟媒体拿不出实证只是泼脏水,而民众被带了节奏没有多想,直接就是无脑黑。想要翻盘只要几家媒体联合报道就行,当初网民能无脑黑,现在依旧会被无脑跟风道歉。这其实也是《无人生还》另外一个版本的真人现实版。

    只是话说的简单,事情却不止是张根硕的事情,要保下张根硕,得罪的是几大集团。李夕颜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了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人,去让李德业做这种事情,更何况哥哥有能量又不是她的,当然不会出手。这就是她的现实,非要说冷血的话,也可以。张根硕只是稍微见过几次的陌生人而已,李夕颜对他能有多热血呢。

    确定了张根硕被替换的消息,整个作家组和pd组怨声载道,在大佬们的强压下,抱怨再多也要工作。十几号人加罗英石和李夕颜,在编辑室熬了三个通宵。伙食由电视台和两位大佬轮番刷卡,第一天大家都吃的很开心,熬了一夜之后摆的再漂亮的美味,也味如嚼蜡。

    不过比起每人只负责一段,罗英石和李夕颜却要从头跟到尾,确保一个画面都不能出问题,大佬比他们更累,抱怨的话就说不出来了。底下的人轮班,好歹还有睡觉的时间,两位负责人则是,只有困得不行,在椅子上睡一会儿,最多半个小时就要爬起来,继续加班加点。

    终于在记者会之前,把一切都准备好,即将播出的画面,用春秋笔法彻底让三个人的节目,变成只有两个人出境的《三时三餐》。罗英石和李夕颜关机在家昏睡两天,才重新活过来。

    李夕颜由于自己一个人住,打扫阿姨没通知不会出现,如此熬夜的盛况,李德业不知情逃过一劫。倒是殷志原凭借地利优势,知道李夕颜太累了一直在家休息,还给她送过一次粥,确定她的身体还行不行。

    说到地利这个优势,原房主柳楠晴的房子,现在归属权到殷志原手上了,当然,房本上的名字没换。殷志原倒是想买,柳楠晴不愿意卖。住没问题,多久都可以,不过等她回国,要给她腾地方。按照柳楠晴说法,最多半年,她就能彻底驻扎首尔了。也就是殷志原这个临时的邻居从两个月,延伸到了至少有一年的时间。

    不过这个李夕颜并不知道,她知道的关于殷志原没有搬回去的原因是,这位哥哥自己下厨把厨房烧了,房子要重新装修。嗯,就是这么扯。不过这么扯的设定,放在殷志原身上,总觉得好像也很合理的样子,李夕颜压根没多想,反正又不是住在她家,殷志原想住哪都行。

    朋友和邻居的结合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最显著的是,想要出去吃饭的时候,可以有个随叫随到的同伴。而且这个同伴还自带美食地图功能,这个功能神奇到,李夕颜在这里住了那么久,都没有殷志原知道的美味小餐馆多。两人经常一起吃饭之后,李夕颜才真正的算是把家附近逛了一圈。

    在家躺尸两天的李夕颜,终于活过来的时候,正好接到了李胜基的电话,约一起吃饭。李夕颜想了一下,干脆约了个绝对不会拍到地方,同时告诉他会带罗英石一起去,让他把人都叫上,正好有机会,大家一起聚聚。

    江原道的琦善,这个不出名的小村庄,这个几个月因为tvn爆款综艺《三时三餐》的陆续播出,游客突然增多,过来寻找拍摄地的人为当地带来收入,也给村民们带来了麻烦。不是所有人喜欢被人围观的,尤其是快要新年了,陌生人太多,村子里的老人都不敢让孙子孙女们在外跑,总觉得不安全。

    被李夕颜带回江原道散心的罗英石,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有些感叹“一切好像和当初不太一样了。”村口竖起了告示牌,附近加上了警告的标语,他买房子的时候,看中的夜不闭户家家大门敞开的村落,在夜幕下,每一扇门都关的紧紧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往好的方面想,至少现在大家的收入增加了,我们后面的那家人据说还想要改成民宿呢。”李夕颜停好车,解开安全带让他别想太多。

    罗英石想起前几天的事情,冲她笑道“你还真的是很乐观,就这样也觉得好,收入和钱又不能代表一切。”下车看到面前的房子又笑“何况你又不缺。”

    李夕颜带罗英石来的是自己的房子,她是建来自己住的,不用在乎什么拍摄或者其他的问题,外表和周围就不太一样,为了风格统一,同样是老式的韩屋,《三时三餐》的拍摄地是平民款,她这个就是官宦款。

    青砖白瓦,光是外墙就围了一大圈,保证不架梯子绝对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从大门进去,是一片宽阔的庭院,两边的草坪用一条鹅暖石铺成的小路分开,院中有一棵看上去有些年头的松树。

    占据的位置明明不大,遮天蔽日的分叉组合在一起,仿佛整个庭院半边都被树枝所笼罩,阳光撒在树枝上,只有点点余晖能落在地上,茂密的树冠遮盖住天空,要是夏日必然清凉,可现在还是冬日,反倒让院子有些肃然。

    光线从纤细的松针空隙中落下斑驳的圆点,凌烈的风吹过,松针‘哗啦啦’的作响,自己带着音效。树下放着老式站立的秋千架,大红色的木秋千,棕黄色的麻绳,深绿色的树桠,在阳光下交相辉印,让罗英石惯性的举起双手交叠做出镜头框的样子。

    “这种古朴的年代感简直太棒了,怎么做到的,我都想回去重新弄我的那栋了。”罗英石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双眼放光的盯着屋主,想要打听团队。

    李夕颜挑眉笑道“重点不是装饰,而是那颗松树,它是整幅画面的中心,厚重的年代感,也多半是借着它做出来的。”

    “这树感觉好老了,你找人移栽的?能不能活?”罗英石看着松树,这么大的树,搞不好都能有上百年了。

    李夕颜带着他往门厅走“没有移栽,据说两百多年,移栽可活不了。我买这里,看中的就是这棵树,这个房子原来是要申请古屋重建的,买下来废了点功夫,里面其实挺破的,我还得按照它本来的规格建,要不是树我就不买了,好像以前是一个什么官的,忘记了。”

    “我怎么没听说这地方有个什么官?”罗英石有点不想走,他还想看看树,慢悠悠的跟在李夕颜后面。

    李夕颜笑道“应该不是什么出名的官,我买下来的时候,这房子已经破的不行了。”

    传统的韩屋会根据不同的房型和用一道小围墙把居住空间区分成上中下。里屋和客厅是属于上的空间,是主人居住的地方。离大门最近的行廊斋是属于下的空间,是下人居住的地方。中门间行廊斋,是属于中间阶层的守门人居住的空间。

    迫于‘古屋’这个标准,李夕颜能改动的地方不大,只是行廊的地方,改变成了更衣室、客厅和茶室,算是移动客厅,用来待客。里面倒是不用大动,只是多了两间画室,一间主卧和三间客卧,其他都是空的,暂时还没想好要放什么。

    李夕颜只把这里当偶尔想要放松,时间又不够的时候临时休息的地方,把这里弄成第二个四合院不现实,她又不怎么过来住。门口有位穿着套装的女士可能是听到了声音,推门出来对他们鞠躬。

    罗英石看了李夕颜一眼,刚想要回礼,李夕颜直接点头,开口问道“大概半个小时后人就到了,里面准备好了么?”

    “都已经准备好了,按照您要求的,人都已经退出去了,我们会在屋外等着,如果您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女士说完双手交叠放在小腹对着两人又是一个鞠躬,转身进了屋子,还有另外一个出口,她的鞋子在那边。

    满脸疑惑的罗英石看着女士消失的地方,好奇道“你准备了什么,那是谁?”

    “酒店的服务人员,约了人要吃饭,让他们过来送个餐。”李夕颜走上台阶,直接推门进去。

    罗英石开玩笑道“这么大阵仗,该不会是什么重要的客人,那我还是先走好了。”

    “你不就是那个重要的客人,胜基和虎栋哥他们马上过来,你走到哪里去?”李夕颜穿过门厅问他“先去喝茶还是直接去餐厅?”

    罗英石笑道“当然是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几个在一起,你不会弄了个什么酒会的自助餐吧,那也太无聊了。”

    “我更喜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李夕颜话没说完,手机响了,指着窗外第二间,门口有两棵迎客松的屋子“那里是餐厅,你先过去,志原哥可能到了,我去接他一下。”

    说着接起电话直接往外走,罗英石看她已经走到门口,低头笑笑往餐厅走,门一打开,暖风夹着食物的香气铺面而来,寒风好像都变的轻柔起来。转头四望,立刻就笑了,还真的是自己动手,自助餐什么的就别想了。

    一张八人座的长条方案,桌上碗碟都已经摆好,还有各种冷碟配菜,中间放着圆心的炭火炉,炉上放着圆锅,里面好像炖着什么东西。圆形的炭火炉边上,是两个长条形的炭火架,架子上各放着一块铁板。餐桌斜后方四个餐车,上下五层,一车是切好的肉食,一车是各种贝壳螃蟹之类的海鲜,一车是各种菌菇菜蔬,还有一车是各种酒。

    后方的墙上挂着幕布,方便边吃饭边看视频,四个墙角放着四尊大花瓶,插着鲜花,整个餐厅被布置的像是高档的饭店包间,不太一样的,大概是作为包间,这里有点太大了,显的有点空荡荡的。

    罗英石换上室内拖鞋,走到桌子旁边刚要坐下,突然看到门后面还有两个木架,架子上面有各种小零食,一下就笑了。李夕颜带着殷志原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拿着手机各种拍照,然后笑的不行的人。

    “哥,你笑什么呢?”李夕颜换好鞋子进来,把包和衣服挂在墙边的衣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