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8章 惠灵顿牛排

    惠灵顿牛排被称为最复杂的牛排之一,这也是考验西餐厨师水平的常见菜品。

    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他步骤太多,过程繁琐,且注重火候。

    但是,对于姜仁来说,这种复杂也仅仅是对西餐而言的。

    因为要说复杂,中餐中的复杂菜品中有很多要比这道菜复杂的多,比如佛跳墙,比如开水白菜,比如文思豆腐等等,数不胜数。

    因此,在姜仁心里,西餐比中餐要简单的多。

    当然,这也只是宽泛之言,毕竟在当前的社会,无论是中餐和西餐,都有创新,餐桌上的更新迭代就是在这种创新下完成的。

    随着创新,一些新型的菜品逐渐走向了反锁的道路,一道菜能有几十道工序,这都是很常见的。

    姜仁认为这并不可取,除了一些比较突出的菜品,确实需要复杂的工艺外,其他大部分的繁琐都只是在九十分往九十一分上努力,并没有让食物有升华般的提升。

    而厨师所要做的,就是用简单的手法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烹饪之道。

    当然,惠灵顿牛排的繁琐并非是无病呻吟,它真的有讲究的地方,否则,这道菜的水准就大打折扣。

    这道菜,首先是对菲力牛排的选择。

    菲力牛排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指的牛里脊肉,这是在西方法语音译过来的叫法。

    选择菲力牛排,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嫩字。

    因此要选取肉质较厚,新鲜可塑的牛里脊肉,因为这种肉鲜嫩多汁,脂肪含量少,口感细腻,口味甘甜。

    处理菲力,要先腌后煎,而煎的火候非常讲究。

    首先是要热油下锅,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及时锁住菲力内部的汁水。

    但是油温又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外部的肉质已经煎糊了,内部的肉还没熟。

    当然也不能太低,太低的话,等里面的肉质煎熟,外面的表皮都已经煎老了。

    这就考验厨师对于油温的把控。

    其次是对煎制时间的把握,菲力牛排很厚,需要全面煎,保证温度能均匀的传递到内部。

    至少要保证内部能到三分熟以上,而且外部的肉质还不至于煎老。

    而之所以到三分熟就可以,是因为后面还有烘烤的环节,烘烤能保证内部牛肉达到五分熟,这是对于菲力牛排最佳的口感。

    当然,如果是给孩子吃的,煎制的熟度就得到五分熟,这样才能保证烘烤后达到七分熟以上。

    菲力煎制完成,在烘烤前,需要包裹酥皮。

    酥皮在酒店里一般都是现成调制好的,如果在家就需要自己调配酥皮,这没什么难度。

    姜仁不感觉酥皮能影响到自己的厨艺,所以他根本没有自己调制酥皮的打算,而是直接找配菜员要的酒店备用酥皮。

    烹制开始。

    海盐和黑胡椒腌制牛排,同时新鲜的配菜切丁搭配黄油和白兰地炒制,炒熟后放置一旁,待冷备用。

    之后便是煎牛排。

    厨艺到达姜仁这种程度,油温及火候的把握都是炉火纯青的,他只是用手稍稍靠向锅边,就能确定此时油温的高度。

    新鲜的牛排下锅,瞬间传来的滋滋的油炸声,伴随着姜仁的翻动,牛排各面都被煎至金黄,整个厨房散发着菲力的香气。

    牛排煎好,但这只是一小步。

    后面是包酥皮。

    酥皮是现成的,刷上蛋液,铺上配菜,加上火腿,然后放上牛排把酥皮包裹完成。

    然后再对酥皮进行整形,最后把完成的初版惠灵顿牛排送入烤箱。

    惠灵顿牛排的烤制温度和时间见仁见智,但是姜仁的经验是上下150度,15分钟足矣,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煎制火候异常自信。

    当所有的人以为此时需要等待的时候,姜仁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拿起一个汤锅,开始熬制汤汁。

    惠灵顿牛排可以不用汤汁,但是姜仁认为汤汁可以极大的提升惠灵顿牛排的味道,所以这一项不能省。

    黄油、酱料、白糖、红酒……

    各种调料被姜仁分批的送入汤锅,有条不紊,不急不躁。

    整个厨房异常安静,除了汤锅里的咕噜声,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因为众人都看呆了。

    厨师做饭就是一种艺术,尤其是高级厨师。

    姜仁就是如此。

    从开始操作,姜仁的手上就基本上没有停过,两双修长纤细的手掌上下游走,不停的变换各种工具,进行着各种操作。

    期间没有丝毫的停滞,但是也没有丝毫的赶工。

    所有的事都是按部就班,所有的动作都是恰到好处。

    这就对于众人来说就是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