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宴请日子

    一件事,一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所做出的行为也就有所差别。都说村人淳朴善良,那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并非哪一个都是如此。

    过去的事情,提及就要伤上一次。良善的人说:能规避则规避,能忘就给忘记。有心思的人想:能做文章就做文章,能让伤一次是一次。

    娘家宴请日,碌碌酒店门前早早的就铺上了红地毯,音响里放着喜庆的流行歌曲,一遍遍的好日子唱着人心情开朗,不自觉的跟着哼唱两句,眉眼弯弯,嘴角都带着笑意。

    喜庆的日子,人也跟着欢喜。

    知道村人都起的早,闲着没事溜溜哒哒的就会过来,外景装饰这些提前都已经布置好了。

    镇子上专门有组成的乐器队,半月之前就预约好了,早上八点钟就全都到位,吹拉弹唱这就开始了,伴着音响隆隆的乐声传出去老远。

    白浪里村离着镇上最近,慢悠悠晃荡着有个十几二十分钟的也就到了。倒是下面村子离的远些,不知道这碌碌酒店的位置,完全靠着这音器声寻过来。

    赵家过去的这些年在这里也是认识了不少人,有来往交情的各个地方的都有。宴请的信儿可都是挨个的传过去了,不收礼的事也都给予了确定,本就会到的人自不必多说,那些个犹犹豫豫来是不来的人,立马就决定下来,去,那指是去啊,不光是自已,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

    收礼和不收礼的差别还是会有的,光是这来人数那就得翻上一倍不止。

    本就是打算宴请的心思,对此也是早有预料,酒席定的菜品数量也都备的足足的,不怕人多来吃,就怕人少不来呢。

    出于对所有来客的欢迎也是礼数,做为主办方的赵家人轮流着到了门口迎宾,遇见有人过来打上声招呼,请人入内。认识的不认识的那都是副笑脸,熟识的多说上两句,不熟的点头示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属于份释放热情的活儿,天生笑脸的人就占了便宜,不笑也瞅着像在笑着。可对于没些没有那么些丰富表情的人来说,无疑是种折磨。尤其是一张脸连笑纹都没能挤出半条的人来说,硬要扯起嘴角咧出记笑来,那生硬的都能把路过的小孩子吓哭。

    以着这个评定标准,赵家这边过来的所有人被分成了两拨,一拨温和系,一拨冷硬系。

    前者是以赵明玉为首,赵文兰、赵文男、薛秦、赵诚辉为队员,主职带笑迎宾。

    后者则是赵文多、傅廷坤、万文兵和他的几个小兄弟儿,做场内场外机动人员,哪里有活儿哪里干,主业后勤保障。

    剩下两位李翠珍、赵文英,做为中派人员,可甜可咸,多数时候是一旁儿闲聊,间或的时候上场迎迎来客,发发糖果、送送礼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