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 称谓之争

    日夜奔驰,三天后,李逸终于带着两千人马,到了距离怀城还有七十多里的一个小镇。小镇真的很小,而且地势偏僻,位于大山之中,只有十几户人家。在前几天,听说蜀军打到了这里,而且还围住了怀城,镇上的人几乎都跑光了。只留下空房子。李逸他们来到这里后,也是老实不客气就住了进去。

为了达到奇兵的效果,一路上,李逸带着手下小心翼翼,尽是走的山道,没有走大路,很好的避开了蜀军的耳目。而且,走之前,王士及和伍大成都曾把他叫去,耳提面命一番。对他此次行动,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以及足够的情报。

这次要面对的敌人是蜀国的精锐部队,那支部队有一个很女人的名字,叫做锦绣军。不过,李逸可不敢就认为他们真的和女人一样软弱,而反他们才是真正的雄狮。因为,这支部队的士兵,是在蜀国内千挑万选出来。据说真正的达到了万中选一的程度。最后,才挑选出了三万人。

而这三万人最为厉害的,还是他们精于山地作战。而当初,蜀国之所以要组建这样的部队,便是为了在巫关前,对付楚军。使其能翻越巫山,在楚军身后进行作战。

李逸虽然很自负,可是却也知道,虽然同样是两千人马,可是自己这两千人比起蜀军的两千人,却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非要说自己占有什么优势的话,那恐怕就是一点点地理优势了吧?可是,自己也从没有去过怀城啊,在记忆中,去的最远的地方,便是距离军营百里外的阮城了,那次是跟着伍将军去迎接大帅王士及,在阮城还停留了一晚。

还有什么优势?李逸皱眉苦想,脚下不知不觉就向着营地后的小山走去。天气很好,虽以入夜,而且不见月光,可是在漫天星华的照耀下,一样可以把四周看个明白,虽然有点影影绰绰。白天的太阳很辣,冒着日头赶了一天路,浑身的疲倦却被此刻的习习夜风,给卷的无影无踪,只剩下刚抽芽的新草,在微微的随风飘摇。这让李逸不由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

那时候母亲还没有去世,也没有可恶的师父管束,整天里除了听母亲讲故事,读书识字外,就是和许虎一道漫山遍野的疯玩。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子,偷了村中张大叔的弓箭,想要去猎杀野猪,接过反而掉进了刺丛中,弄的遍体鳞伤,回家还少不了要挨大人的打。为了偷懒,牵了牛专门去吃别人家的青麦苗,接过被人家家的狗撵的屁滚尿流。还有欺负王大婶家的闺女,常常抓着人家的辫子不放,不让人家回去吃饭,结果三个人都饿得呱呱叫,错过了饭时。还有许虎那小子,居然嘲笑人家是怪物,就因为她是蹲着尿尿,换来了王大婶的一阵笑骂。从此以后,丫头见了许虎也不叫了虎子哥了,叫流氓!

李逸想着想着,嘴角不由微微上翘,继而开心的笑了。一屁股坐在柔柔的草地上,压得嫩草一阵嘎吱响。一个深呼吸,双手抱头,往后便倒。这夜可真好,远处营地里的点点火光,与天上的星光呼应,整个天地仿佛都化开了一样。人也跟着化了。

要是没有那些烦心的事该多好?当初真不该听许虎的,要来当兵。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今天终于距怀城不足百里了,再有半天时间就到了。这也意味着,只有半天时间就要和蜀军最精锐的力量正面相交,因此今天必须让大家睡个好觉,养足了精神。而李逸也趁着这点闲暇,好好想想这仗要怎么打。

虽然他已经有了丰富的临战经验,而且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校尉,也带领过近千的部属。可是,那一直都是在别人的指挥下作战,根本不需要去想,仗应该怎么打。唯一需要动脑子的,就是在值夜时,怎样才可以偷懒睡觉。可现在却要是独自带着两千人和蜀军交锋,一切的命令、决定都要他来下。李逸虽然自负,可是却一点也不自大。

这不是儿戏,一个不好,不但完成不了任务,更会累得手下人遭殃甚至战死。这不是李逸愿意看到的。

“李将军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李逸刚在草地上坐下,一个清越的声音便从身后传来,那声音就像这夜风一样惹人遐思,可李逸却反而吓得赶紧从地上跳了起来。在这军中,会这样称呼李逸的人只有一个,而有如此清越嗓音的人也只有一个。那便是皇上刚任命的征西军督军,同时也是皇上最宠爱的贵妃——馨妃娘娘。

“卑职参加馨妃娘娘!”听到声音就在跟前,李逸看都没看,便要行礼。

“李将军不要如此客气,如今我可不是什么娘娘,只是你的监军,两者虽属平级,可那有主将给监军行礼的?”馨妃及时阻住了李逸,不让他拜下去。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声音越发的清越了。

李逸不禁一阵头痛。这才想起,这一仗需要自己费神的不仅仅是如何去打仗,如何安置好这位任性而古怪刁钻的贵妃娘娘,恐怕比打仗更让人费神。心中不禁埋怨王士及和伍大成他们,给了自己一个麻烦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安置一个更大的麻烦。

馨妃在西征军中,看了十天的攻城战了,整天里都是鼓声大雨点小,刚开始那股子兴奋劲也早就消失了,从骨子里便觉得这仗打的无趣,一心想要换个方式来玩玩。可是,她却也知道,这样的事可不是能拿来玩的,因此便也一直按着性子。

那天,在知道晋军拿下荆襄,已经渡了河,而且还有一支蜀军也深入后方,如今已经到了怀城的消息后,馨妃也一时慌了手脚,一心想要回去京师。就在她会同赵清远等一干人,要召王士及来问个明白时,更得知皇上已经下了五道金牌要王士及收兵了,心头更是惶恐。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王士及居然想要抗旨不遵,拒不撤兵。

这还得了了?不仅是馨妃震怒,赵清远、韩种等一干人等纷纷指着王士及的鼻子大骂,指责他是想要拥兵自重。就连一向冷漠似冰,仿佛一直都在沉睡的老太监赵如,这一刻也仿佛焕发了青春一般,怒声斥骂王士及。本就尖锐的嗓音,这一刻更是像极了雷公敲响了一面破锣,震得人恨不得去掐他住他的脖子后,再一通猛摇才算解气。最后,估计是他自己也受不了了,才粗脖红脸的停了下来。

等到他们都发泄完了,表完了对大楚的忠心后,王士及才终于得了说话的机会。当下便请馨妃娘娘挥退了众人,有密情要单独呈禀。在留下了老太监赵如后,众人才纷纷不情愿的退下了。这时,王士及才把自己为何要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要如此,无非是想要取得馨妃对他的支持,而且这也是他和宋无殇商量后,能找出的最好的能应付眼前局面的办法。

现在在整个军中,真正能够支持他的,除了他手下几个心腹外,也就只有馨妃一个人。对于赵清远之流,王士及是压根就没抱有任何希望,他们能不落井下石就很不错了。就算是一些跟着王士及的武将,虽然平日里对他尊敬有加,唯他马首是瞻,可是那并不代表他们就会跟着王士及一起抗旨,那可是要灭门抄足的大罪,有几个人有那个胆子?

可是馨妃却不一样了,她是真正意义上属于皇上的人,能得了她的支持,即使是抗旨,那罪责也不需要王士及一个人承担。再说了,有了她的支持后,那赵清远之流就算是要阻止,也翻不起大浪。更何况,以赵清远的为人,只要馨妃娘娘点了头,那他肯定也不敢阻挠。因此,王士及才将情况原原本本都说了馨妃,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持。

果然,当馨妃一听完后,美目异彩涟涟,仿佛小孩子一样,找到了心爱之物,好奇心和探知欲以及那一点追求新鲜事物的冲动,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在看到王士及那坚定的眼神后,爽快的答应了王士及的请求,而她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这次剿杀任务,自己也要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