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1章 一见投缘

    朱友明大罗永清十来岁,目前是外资酒店用品公司mAU在省城的区域经理,分管了江西省区域内的所有的事务,他是北京人,大学毕业进了这家公司任职,至今已经有6年了,从一个文职人员做起到销售人员再到今天的区域销售经理,朱友明走过了一段十分艰辛的道路,要知道德资企业对员工的调岗和晋级考核可以说是要求最高也是最难的,也因此才锻炼出来了现在的朱友明。

    mAU是全球做酒店附加产品的领头羊,是德国最大的做酒店附加产品的龙头企业,集团包含棉纺制品、洗浴制品、纸品、印刷业、鞋业等等产品,mAU集团很早就看中了中国的市场,8年前就进入中国,在中国采用的是渠道销售的模式,就是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来完成终端酒店的销售。

    江西省区这两的销售额总是全国最末,德资企业待遇好同时考核也非常的严格,集团派人调查清楚了之后将原江西省的大区经理免了职,又考核了原来的团队的人选,没有找到可以担任省区经理的人选,考虑再三,从北京总部把目前在负责大客户销售的朱友明派了过来;

    朱友明来了之后发现,经销商的开发工作做的过剩甚至可以说书泛滥,只要是个人都可以拿到mAU在江西省区的代理权,导致一家酒店的合作有数家代理mAU的产品的商家来竞争,大家相互之间还撕咬的厉害,原大区经理收礼收到手软,每年这些经销商为了在他这里拿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政策,都是不惜代价的给他送礼,就这样的乱象下朱友明临危受命。

    到任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了解情况,所有的人和事都没有动,就好似一个局外人一样的观察着分公司的各项工作,期间所有的决策都是遵循上一任在的时候的方法来循例执行。

    三个月后,朱友明出台了全新的分公司办法,不服从管理或者提出异议的人一律的解聘,接着又出台了经销商管理办法,对目前的经销商进行了梳理,按照销售额的大小淘汰了大量的经销商,每个区域只保留一个经销商的经营权。

    在他的动作下,江西分公司终于有了一点公司的样子,接着他在几个部门都招聘了新的员工,对这些新的员工委以重任,将之前的老员工的工作基本上都在慢慢的往新的员工身上转移,意识到了不妙的老员工有的就直接选择了离职,有的却更聪明直接倒向了朱有明,对他的工作安排总是努力的去执行,超额完成他的工作要求,半年时间分公司管理趋于稳定,朱友明的话语权在分公司在无任何异议,整理好内部后,朱友明开始整理经销商,他发现这些成绩好一点的经销商都会有一些明的暗的背景,对这些他得罪不起的经销商朱友明专门上门去拜访,教这些经销商怎样去做销售,并多次帮助这些经销商在和酒店的合作上取得了成功的签约,经销商们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样的支持他们当然是愿意接受的,赚了钱大家都是哥两好,经销商更努力,朱友明的业绩也就越好,对于一些经营很一般又没有背景的经销商,朱友明把他们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总有一天要换了他们。

    在这种形式下朱友明开始了招聘销售员的工作,工作职责一是管理和支持部分区域的经销商,第二个工作就是在一些经销商比较薄弱的区域自行开发酒店的合作,这样就撇开了经销商,形成了直营的模式,罗永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朱友明招聘进了公司,在招聘时朱友明在罗永清的学校发了六个offer,却一个到岗的都没有,无他,那个年代大学生太走俏了,根本就不可能去企业,都是被政府机关部门要走了,或者走了门路进了一些自己想去的机关部门,企业那个时候在大学生眼里还真不香。

    朱友明也是无奈,在公司里也散播出了招聘的消息,只是来面试的这些人他还真的看不上,谁知道半年后居然来了一个当初自己看上的大学生,朱友明喜出望外,看着罗永清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对罗永清喜爱有加,入职后的一个月时间朱友明可以说是倾囊相授,手把手的将罗永清培养成了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可以说都是无微不至的帮助罗永清。

    可以想象,正在失意中的罗永清在朱友明的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是何等的感激,朱友明的敦敦教诲加上罗永清自己的天赋,一个月后就开始跟着朱友明拜访经销商,两个月后就能陌生拜访酒店的高层,达成合作协议,罗永清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伤疤逐渐的愈合,工作之余,也会想起可爱的小源和家里的长辈们,只是李芳芳的影子却是越来越淡。

    朱友明家在北京,老婆孩子都在北京工作学习,为了方便上班,他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小四合院子住家,罗永清来了之后,两人正好有了伴,四合院两间正屋正好一人一间,厨房、厕所都有,还有个小院子,小院子中间还有一颗老杨树,两个男人就在这个院子里生活,基本上是每天一起去上班,下班后一起回来做饭做菜对酌个两杯。

    之前没有罗永清的时候,朱友明是不爱做饭的,他是穷人家里出身,从小就会干很多的活,更别说做饭了,只是一个人做多了吃不完,还净浪费,做少了又觉得不够吃,时间长了就每天马马虎虎的对付着在外面一日三餐的吃些没营养的食物,罗永清来了之后,朱友明焕发了青春,只要不出差不在外面应酬,两人总是会一起买一些菜回家,一起做饭然后一起喝两杯,罗永清的运气真好,他适时的出现在了朱友明的生活里,在这位贵人的引导下不仅仅是工作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生活上也学会了如何的照顾自己,连厨房里的活也学的有模有样。

    不出一年,mAU在江西省的业绩比之前就涨了一倍有余,有了罗永清,朱友明也没有在招聘销售人员,整个省的业务就两人合作来做,可以说是一对最佳拍档。

    三年后,朱友明升职到华东大区任总监,罗永清任职江西省区的大区经理,在80年达末的时候,罗永清全年已经能拿到3万块的年薪,要知道那个时候万元户都还是稀罕的狠。

    有了钱,罗永清开始还债,把找岳父岳母借的学费先还了,在把岳父母在自己两人婚事上花的钱也折算了数目给了而来,第三年有帮李家把原来的房子拆了新修了一个三间两进的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