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浴室美人(完)

    《晋书》记载,“当日郭公曾得青囊之秘,象属文明。”秦可卿项圈上的这枚璎珞分明华贵之极,单论所装饰在宝石之贵重,便是放在宁荣二府里面都是少有的。但取形青囊花,便一洗俗意,绝非那些只知堆叠金玉、卖富弄贵的轻浮俗物可比。

    秦可卿探出纤纤素手,亲手拿起项圈给黛玉戴上:“'秋水一双明炯炯,数在青囊第一品'(奉题林稚春菊花枕子歌)。小小女孩儿,又生得如此玉雪可爱,玲珑秀美,正该笑口常开,千岁无忧。”她笑了笑,眼底莫名浮动着些许的自嘲意味,“至于那些老气横秋的风霜之叹,还是留给那些无病呻吟的女子,还有不合时宜的大人吧。”

    听出了她恳切的关怀之意,黛玉眸光有一星烁动。也不客套,只婉婉的应了声:“可卿的良言,黛玉记下了。”

    两人这一拥炉赏梅,便不觉时间的逝去,待到宁国府的赏花宴将散,秦可卿才挽着黛玉的手,亲自将她送回贾母身边。众人看见了黛玉胸前的璎珞,目光皆是讶然。孤竹君隐隐觉得她们惊讶的并不单纯是秦可卿赠物本身,而是黛玉这样的小丫头竟然能打动得她赠物,连带着看向黛玉的眼神都郑重了几分。

    他不由得瞟了黛玉一眼,见她只是娉娉婷婷的立在秦可卿身旁,双眸微垂,面上无悲无喜,秀致得像一枝倚在露华浓丽的牡丹旁边的纤小芙蓉花蕾。

    秦可卿则对众人的诧异恍然无觉,对贾母笑道:“那会子出去散酒气,可巧和林表姑走在了一起。我看她这脸庞儿娇得跟白梅花一般,想起来自己有个项圈,颜色很称她,就拿来送她了。”

    “果然称极了。我这个玉儿虽然平时娇养娇惯的,不比其他人家的姑娘生得如花似玉。可这青囊花呀,原也没有比玉儿更合适的。”贾母笑道,她虽因前段时间宝玉害眼的事而对黛玉有所疏忽,但外孙女究竟是外孙女,宝玉走后,老人家即将有限的精力自然而然的挪回了来。她正乐意有人夸自家外孙女,而这个人如果是秦可卿,自然是更好,故而笑得甚是开怀。贾母一乐,王熙凤自然只有笑得更加灿烂。只有邢夫人自眼角瞄了王夫人一眼,嘴角幅度极小的堆出一丝笑纹:“老太太,这青囊花是什么新鲜花样,我听着倒是生得很。”

    “你们这些小的哪里听过这些,这青囊花又叫文圣花,因为花瓣上有形似鸟文兽迹、篆书文字的花纹,才得的名儿——这上面还有一段故事。”贾母招手让黛玉坐到身边来,乐陶陶的说,“古时有个叫胡峤的人,曾经渡过黑水到汤城淀。那里气候温暖,生着许多香花异草。其中有一样就是这青囊花,形如金灯花,颜色碧蓝,可人极了。最妙的是花分六瓣,每一瓣上的花纹都能连缀成诗,你们说奇不奇?”

    王熙凤听了,便道:“也就是老太太熟悉这些掌故,我竟是半个都没听过!蓉儿媳妇,这只项圈上可也有诗吗?”

    秦可卿笑道:“却也没精细到这个地步。”

    谁也没有注意到,跟在黛玉身后的小丫头青雀忽然斜瞥了秦可卿一眼。孤竹君心下迷惑:那青囊花璎珞的有几片花瓣的瓣根处明明用篆书刻了几行极小的字,连在一起是“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

    “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觉感悲欢。

    “松间小草栽培稳,掌上明珠弃掷难。

    “明日缑山东畔路,野夫怀抱若为宽?”(元好问《别程女》)

    秦可卿为何要否认上面有诗?难道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秦可卿,身上有点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