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21 章

    第二十一章

    陶暮的武打功底经过这段时间的宣传,基本上是有口皆碑的。程宝东和王博远为了测试陶暮的上限,在试镜期间不光让陶暮按照武指老师的指导做了一套剑招动作,还让陶暮自由发挥,表演了几套以扇子为主的武术动作。

    因为王博远饰演的男主角在电影中的主要武器除了剑,就是扇子。

    好在陶暮上辈子陪老宋头晨练的时候学过“十八般武艺”(太极拳、太极扇、响鞭等等),否则还真应付不了程宝东这层出不穷的表演要求。

    试镜结束后,坐在程导旁边的王博远当着剧组所有人的面,毫不吝啬的给予掌声,并且在程宝东宣布试镜结果前,迫不及待的替陶暮拉票:“我觉得咱们小师弟的表现非常棒。程导你说呢?”

    程宝东跟王博远都是京影毕业的。两人一个98届一个01届,一个学导演一个学演员,程宝东在学校读研的时候王博远正好读本科,两人在学校就是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基本上程宝东导演的舞台剧,都会选王博远当男主角。这种默契一直延续到两人毕业,程宝东在国内导演界闯出了自己的名气,王博远也在公司的力捧下挤进二线顶级演员。顺势又成了程宝东的御用男主角。而后在程宝东的调/教下,有幸斩获金乌奖最佳男主角。现如今也是一枚影帝大咖了。

    有这么一段孽缘在,两人的交情自然不必多说。据八卦狗仔爆料,两人在京城的住宅都是比邻而居,两位当家男主人在外面拍戏的时候,女主人们甚至会在一起逛街遛狗。

    所以王博远抢在程宝东表态前直接开口留人,程宝东也没有自己的导演权威被冒犯的感觉,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了老搭档一眼,然后肃容看向陶暮:“你的表现是不错。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想在上学后专心念书不接戏,为了这个,还接连推辞了好几家经纪公司的签约邀请。其中不乏老牌大公司。有这事儿吗?”

    陶暮微微一愣。没想到程宝东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居然与本次试镜毫无关系。不过他还是诚恳的点了点头:“是的。”

    听到陶暮的回答,程宝东嗤笑一声:“现在是七月末。京影今年的新生报到时间是八月二十六。《江湖之远》的拍摄期是半年。你要是试镜成功,至少要在剧组呆两个月。你准备怎么安排这段时间?”

    陶暮可以确定了,程宝东对自己不说有敌意,也是有偏见。

    王博远眉头一皱,没等陶暮开口,直接帮着解围:“这算什么问题,大不了去报个道,军训不参加了呗。反正军训期间也不上课。老程你别这么严肃,吓到小孩子怎么办?”

    可真要是按王博远说的做,也就违背了陶暮之前跟经纪公司说的大学期间不想违背校规,只想认真读书的话。这么一来,陶暮在程宝东心中,估计毫无疑问就成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小人!

    虽然不知道程宝东为什么对自己抱有这么大的反感,陶暮还是淡定接招:“如果只是完成武替拍摄,二十来天足够了。”

    “呦呵!”程宝东看着陶暮:“你挺有信心的吗?”

    陶暮的回答非常耿直:“我有的不光是信心。”

    程宝东回想一下陶暮在试镜前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就吸收了武指老师教他的动作,并且在镜头前翩若惊鸿行云流水的完美表现力,不由沉默。然后不死心的继续为难:“可你凭什么认为我的剧组会根据你的时间需求安排场次表?”

    《江湖之远》大咖云集,不说男女主角,即便是配角都是在圈内很有分量的老戏骨。陶暮一个新人,总不能让这么多老师配合他的时间。

    面对程宝东的言之凿凿,陶暮也有点懵逼:“……男主不是只有一场打戏吗?”

    《江湖之远》讲述的是喜欢装成弱书生的栖梧阁阁主凤九卿在行走江湖时遇见了乔装微服的公主。两人结伴同游发生了一系列趣事。互生情愫时公主被草原可汗掳走,凤九卿只身入敌营营救公主,最后两人在皇帝的见证下举行大婚的古装喜剧。

    因为剧情限定,女主角在拍摄前期会有大量打戏,而王博远饰演的男主角则全程扮演智囊担当加搞笑担当,只在影片最后有一场正式的打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透露给观众男主会功夫的细节部分。这些动作加起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陶暮算二十来天,已经充分考虑到程宝东在拍摄电影时喜欢精雕细琢的墨迹劲了。

    程宝东恍然:那倒也是。哎,不对——

    程宝东挑眉看向陶暮:“你怎么知道剧情的?你看过剧本?”

    陶暮:“……”我能说我上辈子看过电影吗?

    显然不能。陶暮不动声色:“来试镜之前,狗哥跟我简单说了下剧情梗概。他说男主角的打戏不多。”

    苟日新也是剧组的武替之一。他跟着剧组拍了一个多月,就算没看过剧本,也能知道些剧情。而且苟日新在试镜前,也确实跟陶暮提过几嘴剧情相关。程宝东就算找苟日新查证,陶暮也是不怕的。

    程宝东释疑,继续为难陶暮:“可我要是偏把你的戏份拖到后面拍呢?”

    “那就是程导的问题了。”陶暮被无故刁难,也有些不耐烦:“我来试镜,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的能力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至于拍摄时间的问题,只要不是程宝东刻意为难,二十天内拍完是绝对没问题的。如若不然,陶暮也不会贸然参加试镜。

    程宝东定定的看了陶暮一会儿,忽然大笑:“这还有点意思。你在《豪侠传》的应对太圆滑,我还以为你年纪轻轻的就没脾气呢!”

    陶暮耐心解释:“我不是没脾气。只是没有必要乱发脾气。”

    程宝东呵呵冷笑:“那你发个脾气给我看看!”

    陶暮:“……”心好累,不想结交了!

    王博远笑呵呵的开口解围:“年轻人脾气好点儿还不好嘛。对了咱们试镜这事儿就定下了呗?”

    程宝东哼了一声:“给你选武替,你觉得行就行。”

    王博远笑呵呵的看着陶暮:“老程这人就这样,相处久了你就知道了。别害怕。”

    陶暮乖乖点了点头:“谢谢王老师。谢谢程导。”

    这会儿还没有后世逢人就叫老师的风气,王博远出道多年,被人叫过隔壁老王、王哥、博远、远哥,还不习惯被人这么郑重的叫声老师。听见陶暮这么一喊,下意识搓了搓胳膊,笑道:“别叫的这么正式。大家都是京影的,你就叫我师哥吧。”

    陶暮从善如流:“师哥。”

    程宝东哼了一声,示意场务带着陶暮去签合同。

    其他人也各就各位,开始搭建布景灯光。

    一直冷眼旁观的女主角郭雅凝从休息椅上走过来,挑眉笑问:“这孩子怎么惹到你了,发这么大脾气?”

    一众看戏的老戏骨们也纷纷过来打听:“我瞧这小伙子还行嘛!功夫好,脾气也好,稳稳当当的,特别有礼貌。你怎么就看他不顺眼呢!”

    程宝东抱着自己装满了枸杞泡大枣的保温杯猛灌几口,忽然说道:“不是我看他不顺眼,是赵辛这事儿干的不地道!”

    这怎么又扯上赵辛了?

    一众吃瓜大咖们正听的迷糊,就见王博远笑着给老搭档顺毛:“赵导也是为了电影,没办法。”

    程宝东哼了一声:“那也太欺负人了。”为了资本把人踹了,还惦记人家的动作,最后花钱买断拍摄视频,让人从角色变武替。这都什么骚操作。简直就是不要脸。

    一众大咖们恍然。要是如此,这事儿做的是挺不地道。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是吧!就算人孩子没爸没妈,也不能这么欺负吧!再说这孩子还是老陈给打了包票的。他就算不看孩子,也得照顾照顾陈益谦的面子吧?”程宝东越想越气愤,忽而又怒道:“姓陶这小子也是没骨气。被人这么欺负都不吭声。还主动提出拿钱换视频。唯利是图、毫无风骨、太怂,一点儿也没有咱们京城爷们的爆脾气。”

    陈益谦虽然不是京城人,也不算正经科班出身。但是他跟程宝东、王博远他们都住同一个小区。也算是老邻居了。而且陈益谦人如其名,性情就跟他名字一样谦和有益,在圈里也是出了名的没脾气。这次被赵辛无端端扫了面子,程宝东一是恼怒赵辛不顾人情,二是迁怒陶暮汲汲营营毫无风骨,三来也是替这位老邻居打抱不平。

    最让程宝东不以为然的,就是陈益谦在知道陶暮要来《江湖之远》试镜后,还特意打了一通电话给他,话里话外竭力举荐陶暮。那架势,似乎还在为陶暮被撵出《豪侠传》的事情感到愧疚。

    程宝东就纳闷了,这事儿明明是赵辛陶暮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陈益谦有什么好愧疚的?!

    “这话倒也不至于。”一众大咖们纷纷劝解程宝东。犯不上为了别人家的事儿气出个好歹来。

    王博远知道自家老友是刀子嘴豆腐心,但是他很理解陶暮的做法。

    说穿了,赵辛之所以能干出这种事情来,根本就是打从心眼儿里没把陶暮当回事儿。估计在赵辛眼中,陶暮这种没名气也没啥影响力的小武替,就该任由他们揉圆搓扁。用的时候任劳任怨,用不着了,随便几万块就能打发。

    如果陶暮识相,赵辛还能客气点,说几句好话好聚好散。未来有心情有机会,兴许还能提携一把。如果陶暮不识相,也碍不着他什么事儿。反正最后陶暮要是给行内人落下个不懂事儿的刺头印象,影响的还是他自己。

    演员,尤其是还没闯出名头的演员,当然不能像导演那样有个性。王博远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很理解陶暮的做法。至于陶暮年纪轻轻就能做到这点,只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郭雅凝嗤笑一声:“我说老程,你也差不多得了。知道你程导本事大脾气大,傲骨铮铮。可人家一高中刚毕业的小孩儿,真就倒霉催的摊上这事儿了,他能怎么办?不忍气吞声多拿点补偿,难不成真要闹到大家都下不来台?”

    退一步讲,就算陶暮当时闹开了,这事儿就有回转了?还是说陈益谦就有面子了?

    再换个角度想想,他程宝东骂赵辛欺人太甚,可他现在种种举措,不也是仗着陶暮没背景没底气,就拿人家小孩儿撒气吗!

    程宝东被郭雅凝怼了一番,悻悻的不说话了。

    ——正如陶暮所料,他身为孤儿这一点,在某些时候就是一个大杀器。世人慕强且怜弱,恰好陶暮兼具两者。每每遭遇到一些不平事,或许会有人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但是也有陈益谦、王博远和程宝东这样古道热肠的,替他觉着不公平。当然,这一切仗义执言,也必须建立在陶暮自己有实力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