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十九章:发售


    “小李子,好好说话,听你这么说我还以为是卖猪肉呢!”

    “哈哈哈”

    “丘大仙,你说能卖多少本啊?”

    “县里应该不少人买吧,毕竟是闽北县自己人写的书。”山河回答道。

    “谁跟你说我们县啊,我说全国!”李晓辉喊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希望有更多人买吧。”

    “想想都夸张,我同桌的书在全国书店里都有的卖。你说以后你给我们签名的书会不会很值钱啊!”

    “你这脑子,怎么跳的这么快!放心,以后我每本书都送你一册签名版的,让你发大财。哈哈”

    山河刚回到家,胡戈的电话就到了。

    “喂,胡戈,你慢点说。”

    “替我谢谢你们班同学,魔都书店那里卖的怎么样?”

    “那就好,我心里真没什么底气,杂志社的宣传做的很好。”

    “不知道,一个星期统计一次吧,下星期才知道全国销量。”

    …

    萌芽杂志社,小李推门走进出版社编辑办公室,“曲姐,魔都各个书店我都跑了一遍,销量都不错,学生的比例少,大多数都是带孩子家长在购买。”

    “学生哪有什么消费能力,十五元的定价不高,但也不算低。学生群体的消费得延后。就看第一周的销量了,第二周北方也上架了,估计销量就上来了。”

    “刚才好几家报社的记者打来电话,想电话采访山河。估计以后会更多,大家注意,不要承诺,也不要透露作者信息。宣传方面,我们要与山河沟通好,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曲姐,魔都教育电视台也来电话了,下周一的《读书》栏目会介绍《从都市到田野》,让我们提供资料。”

    …

    不同于出版社的忙碌和嘈杂,书籍的发售对山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他和其他中学生一样,上学,听课然后放学。

    《少年的我们》第二稿已经改完,明天寄往魔都,等待曲凌的审阅后,最后的定稿。

    这半年多来,山河一直忙忙碌碌,兼顾着学业和写作。重生带来的压力和改变一直在推着他向前。

    二稿的完成让山河一下子轻松了下来。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着好好吃一顿,好好睡一觉,做回一个单纯的中二学生。

    “妈,中午吃什么?这么香!”

    “昨天你爸说想吃鸡汤米线,早上我一大早就杀好鸡,炖好鸡汤。叫你爸看着点火,他可好,差点忘了,你看都快熬干了。就知道叫,能干点什么事啊!”谢美玉的埋怨的唠叨声响起。

    “妈,我感觉你做的菜不比冯景亮他爸差。”山河赶紧吹捧母亲。

    谢美玉对儿子的称赞全盘接受,“那是,别看老冯是厨师,他做的客家菜可没你妈做的正宗。”

    谢美玉开始讲古,“你外婆在世的时候,做菜做得好那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你妈我虽然没你外婆厉害,那最少也学了六七成。”

    “外婆以前是厨师啊?”

    “那时候乡下哪里有什么厨师,那时候什么都缺,没有材料啊再好的厨艺也做不出好菜来。”

    听母亲说起外婆,山河兴趣来了,“外婆都会做哪些菜啊?”

    “那多了,豆腐焖鱼,三角豆腐饺,芋子肉丸,笋干炖肉,粉蒸泥鳅,说的我都想起你外婆了!”

    山河看母亲的情绪开始低落,赶紧接话,“妈,这些你也会做啊?”

    “小没良心的,这些我哪道菜没做给你吃过啊!”

    “是哦,分开来我每道菜都吃过,合在一起感觉怎么这么厉害!”

    “饭店里叫客家菜,其实啊都是我们这边的家常菜,再加上以前请客必上的白斩鸡,老鸭汤什么的,外面就叫客家菜。”

    “你妈我可是外婆手把手教的,就是这做菜也讲天分,现在什么都买得到,你妈就是做不出那个味道来。”

    山河明白妈妈说的是记忆中的味道,是独属于妈妈的味道。他灵机一动,提议道:“欸,要不这周末,叫上师公师奶,我们一起把这些都做出来,家庭活动,顺便大搓一顿,怎么样?”

    “行啊,你妈我负责做没问题,其他的得你和你爸包了。”谢美玉笑着给他们父子出难题。

    “行,没问题,我替我爸答应了。”

    “那我可得等着看了,哈哈”谢美玉得偿所愿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