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0章 物非人非 感慨万千

    顺着运河直下,从广陵到姑苏,不用一天的时间就到了。

    首先自然是先来到林家祖宅,安排一些事情,如由谁来看守这宅子,一些能用得到的东西,都准备拿到京城去等等。

    林黛玉原本是不用在意这些琐事的,只是如今却主动处置这些事情来,或许也是因为有贾环在身边陪着她的缘故。

    二人心意相通,即便不用说话,也明白对方的心意,一些琐碎事情,二人配合下,很快就布置完了。

    贾环答应过香菱,要陪她回家一趟,眼下既然来了姑苏城,自然是不会出尔反尔的。

    当即向林黛玉说了一下后,独自带着香菱坐上马车,往姑苏城外的阊门一带走去。

    毕竟时隔十几年,当年的一些建筑早就有了变化,问了一路,才来到了当年的葫芦庙旧址。

    十几年前,一场大火,将葫芦庙给烧没了,也连累了甄家。

    看着眼前断壁残垣,瓦砾废墟,杂草苔藓,残门锈锁,香菱尘封已久的记忆霎时涌现出来。

    虽然是残破的景象,可她却能够明确地感觉到,这就是她儿时待过家,绝无可能出错。

    早已忘却的双亲,竟然清晰地映入脑海中,甚至可以看到他们的笑容,听到他们笑声和叮嘱。

    “英莲你慢些儿跑,小心摔倒!”

    “哎呦,乖女儿,让爹爹好好看看你…”

    这些记忆,此前,她早就记不起来了,可没想到,一回到这里,竟然又再次回忆了起来。

    霎时间,眼泪滚滚而下,眼前的一切,都被泪水模糊,可即便如此,也难以表达她此时内心的悲痛和凄苦,心酸和无力。

    贾环一直在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见她突然泪崩,忙轻轻搀扶住,又小声宽慰着。

    香菱看了看他,嘴唇哆嗦,哽咽着说:

    “三爷…往日,我很喜欢诗词,只觉得诗词很优美,能够表达诗词者的心境,我读的时候,也能够体会他们当时所处的情境和意境。”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诗词最难得的是,能够表明我们所无法表明的情意。”

    贾环见她竟在这时候,说出了一些感悟来,惊诧地看着她:

    “香菱,你…想说什么?”

    香菱一边流泪,一边看着前方的瓦砾废墟,哭着赋诗:

    “幼时被拐离家乡,漂泊流浪十来年。

    终得有幸再归来,只见瓦砾杂草间。

    残门锈锁蛛网结,辛酸入喉心凄然。

    忆及儿时庭院景,高堂笑语何处寻?”

    说到最后一句时,更是哭着喊出来的,就如在问苍天,她的父母今又何在?谁来替自己弥补这些年失去和双亲团聚的遗憾?

    贾环听后,只觉得香菱真是将自己此时最真实的感受,说给了自己听,感同身受,内心都跟着颤了颤。

    过了半晌,安抚道:

    “你的凄苦我能够理解,逝去的,再难找补,只是,今后有我呢,我相信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香菱抹着眼泪,看着贾环,抽泣着说道:

    “奴学诗词不久,在三爷面前献丑了…”

    贾环却道:

    “不,你作得很好,可能不及那些名家大师,但我却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你的情感,比那些为赋新词强做愁的才子好多了!”

    香菱听了,既哭又笑,心里感怀又悲痛,各种各样的情绪皆涌上心头来,如五味杂陈。

    她知道,贾环肯定是为了夸自己,才这么说的,可这正是她感触的一方面。

    她如何不知,能够再回来看一眼,皆是因贾环的怜悯和重视,不然,这辈子,她都不可能再回来这里的。

    她也明白,自己再不可能回到小时候,双亲的去向,更是无从找起,此后,她唯有紧随贾环,贾环就是她的一切。

    “我让人问过了,令尊已不知去向,令堂也早已改嫁至其他地方,至于具体是哪,竟也无人得知。”

    过了好久,贾环向香菱说明了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