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开头 天下打工是一家

    1、第三天,一大清早愚耕提着包裹,跟着那贵州小伙子那贵州老乡,从太和良种猪场那里走到太和,

    愚耕像是重见天日,感到新鲜,愚耕再也没有一点学生味,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仔,

    愚耕干完了一个工地,又要跟那贵州老乡去另一个工地找活路干,打工仔就是这个样子打工的,

    不过与在工厂里与在服务行业打工的打工仔则有很大区别。

    那贵州小伙子因为死者的事,还并不急于找活路干,

    那贵州小伙子因为死者的事,所有付出就可能还想有所回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贵州小伙要搬到那贵州老乡那里与那贵州老乡一同住下来再说。

    愚耕还不清楚,那贵州老乡能不能顺顺利利地带他找到活路,愚耕有些心理准备,就凭打工仔的身份,何愁找不到活路。

    2、他们三人在太和吃了一顿早餐,愚耕抢着买单,借此表明他已正式成为打工仔,

    3、早餐后愚耕又买了一顶草帽戴上,顿时使愚耕做为一名打工仔有模有样,

    4、愚耕知道打工仔应该是怎样子的,应该有怎样的胸襟,

    5、可能是为了死者的事,他们三人在太和磨磨蹭蹭挨了好长一阵子,

    6、最后他们三人还是搭车到太原那里,然后又租摩托车到黄塘村。

    3、他们三人赶到黄塘村已是中午的时候,愚耕异常兴奋,左顾右盼,

    4、觉得黄塘村别有一种气象,认为这是一种上天注定的缘份,象是梦里来过一样,

    5、这个比喻确实俗套,反正愚耕心里真是一点压力也没有,一点也不大惊小怪,

    6、愚耕还是不知道那贵州老乡要带他到哪里找活路,十分激动,情绪高涨,

    7、那贵州老乡对那贵州小伙子稍作安排交待,也就走到愚耕前头,正式要带愚耕到一个地方去找活路,

    8、那贵州老乡很有把握似的,只是有点急于了事,才显得有些匆忙,

    那贵州老乡要求愚耕到时最好声称是贵州人当作是他的老乡,他才好名正言顺地帮愚耕找到活路,

    好像他也是突然想起这点来,

    愚耕只嘿嘿呵呵地含糊应答着,觉得很意思,

    愚耕并不认为到时他要声称是贵州人,会有多么重要,

    愚耕认为如果到时他只要声称是贵州人,就能找到活路,那么他不声称是贵州人,也肯定能找到活路,何况那贵州老乡也只是突然才想起这点来,

    愚耕变得乐观起来,十分轻松,这才是打工仔应有的心态,

    好像越是小心翼翼低声下气,越不像打工仔,

    打工仔关键是要对自己干活路的能力有信心,做好了不怕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就行了,

    愚耕相信他这外型,一看就知是块干力气活的好料子,怎会拒绝。

    4、愚耕跟在那贵州老乡的后头,很快就来到了一班人马的住处,

    5、只见这班人马的往处,是一栋居民房,外面有两个烧柴火的灶台,一个水池,这班人马是住在第一层,有四室一厅面积宽裕,只是到处都没有粉刷,

    6、对于打工仔打工汉而言,这样的住处已经不错啦,有点生活品味,就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

    愚耕跟在那贵州老乡后头进来的时候,正厅里正有六七个打工汉打工仔,歪歪斜斜地坐着闲聊,操得都是四川音十分惬意,

    桌子上还放有一个剩有菜的菜盘子,显然是吃过午饭不久。

    这里的人一见到愚耕提着包裹戴着草帽跟在那贵州老乡后头,就知道愚耕是来找活路的,

    对愚耕没有一点异样的表情,习以为常。

    那贵州老乡也显然与这里的人早就很熟,

    进来后他随意招呼几句,也就直接把愚耕介绍给这里的人,要求让愚耕留下来就是了。

    这里的人二话不说,也就让愚耕留下来,根本就无须哪个人出面作主,谁都不比谁还在意些什么,

    并开始对愚耕嘘寒问暖,认为愚耕完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打工仔,与他们有着相同的命运,相见恨晚,十分投缘,

    几乎是在在跟愚耕讲客气,好像还能看出愚耕有点文化水平,讨人喜欢。

    愚耕完全轻轻松松自自然然大大方方,一点也不拘束,

    有人问愚耕是哪里人,愚耕就说是湖南人,

    愚耕已经当他与这里的人是一伙的啦,一点陌生感都没有,以诚相见,以心交心。

    那贵州老乡见能如此顺利地让愚耕留下来,也就不作逗留,就此告辞,

    那贵州小伙子还在他租的房子等着他呢,

    那贵州老乡告辞之际还对这里的人稍微叮嘱几句,算是功德圆满,了无牵挂,说不定他以后还会来这里玩的。

    6、那贵州老乡走了后,愚耕算是正式加入了这班人马当中,

    7、愚耕感悟到原来以打工仔的身份找活路是这么容易,

    8、愚耕想想以前吃的那么亏,实在是太不应该太屈辱太窝囊了,真是丢掉的面子再也挽不回来了。

    这里的人对愚耕还兴趣不减,特别是想知道愚耕与那贵州老乡是什么关系,那贵州老乡为什么会带愚耕来这里,

    愚耕只是含糊应答,嘿嘿呵呵,故作神秘,

    愚耕其实还是不知道那贵州老乡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那贵州老乡在黄塘村租了房子长期住下来,

    好像只要能在外面长期住下来,就算是打工,

    愚耕对那贵州老乡心存感激,愚耕不想让这里的人看出,其实他在广州有过一段最不应该最为屈辱最为窝囊的经历,说起来真是丢人,

    又有人问愚耕吃午饭没有,如果还没吃午饭就凑合着吃剩菜剩饭,

    愚耕也不客气顾自饱饱地吃了一顿,愚耕吃饭的样子就能看出愚耕干活样子。

    7、愚耕吃过饭马上就着手张罗床铺,

    8、这里正还有空床位,有人还主动为愚耕提供了一张旧席子,洗洗晒干后,也就可以用,愚耕又拿有死者的蚊帐,愚耕很容易就可以享有一个床铺,

    9、愚耕张罗好床铺,再又先后到外面买来了香皂、洗发水、洗衣粉、牙膏、杯子、水桶、衣架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

    10、这里的人看愚耕一下子就买这么多日用品,还以为愚耕这简直是来享受生活的,至少是超出了打工仔一般的生活品味,

    11、这里的人又哪里看得出,其实愚耕在广州有过一段最不应该最为屈辱最为窝囊的经历,那时哪还有什么生活品味可言,

    12、愚耕好像是要把他以前缺失的生活品味补回来。

    1、愚耕所在的这班人马,是在附近一个名叫名人苑的工地上承包了打混凝土的活路,

    2、听说这个名人苑工地上要兴建好几十栋别墅工程最较大,有好几班人马,

    3、有一班搞木工装模的人马,是与愚耕所在的这班人马住在同一居民楼的第二层。

    愚耕所在的这班人马,有工头有老板,又是从一个称作老湖南的人手中承包的活路,

    那老湖南以及工地上的其他头头们,又好像是从一个湖南老总那里承包的工程,

    反正名人苑工地上的关系网复杂,不是愚耕这种小罗喽能够弄得清楚的,这也正好表明愚耕确实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2、愚耕所在的这班人马开始只有七八个人,随后断断续续有新人加入,也不时有人退出,人员状况变化很大,人数渐增,最多时达十七八人,主要是四川人,

    3、愚耕也不太弄得清楚,真是个有个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