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85章 明经圆满

    “二姐走了?”

    “嗯,她说不好来扰,让我相告。”

    ……

    五更天时,雨歇云收,鸳鸯合梦。

    荀娘子遁入两人梦乡,告知郎君‘高二已辞’,又说昨夜所谈。

    “昨夜我谈郎君之志,她有助力之意,想与我合办坤学……”

    “她说愿为君子同道,就是不知郎君之意如何?”

    “甚好。”

    刘彦赞同道:“二姐昔日助我成学,我亦当助她成道,青花舫为世上立坤学,越多助力越好。”

    “等她入鬼仙之境,花舫就有两位仙家坐镇,宵小之徒不敢侵扰。”

    “二姐可说何时来?”

    貂儿道:“高二此去蜀中,欲多住几日,与其妹养情。若莫家不许她留府,一日便还。”

    说话逗引怜云:“妹妹昨夜享乐几次?水火既济,共品金丹,可妙哉?”

    李怜云神魂含羞不语。

    刘彦让她们叙话,自己脱梦归身窍,带出一团梦云精气归入脑窍。

    再睁开眼,房外天光已明亮。

    枕边佳人比他先起床,在正房礼见老夫人,交上洞房证物。

    刘氏笑颜观看,拉着怜云坐床叙话,传授养子之道。

    她却不知,其实昨夜鸳鸯只是‘铅汞之合’,非她所想‘生育之合’。

    原因就在于怜云身缺未补全,丹道也未成。

    若当下就结胎,则损伤怜云寿命,毁其丹道。

    今早晨梦之中,两人便做了商定,只等怜云补全身子,《诧女丹经》大成,再行结胎育子。

    这般对母子皆有好处,亦能借母之丹气而养灵胎。

    推开喜房门窗,寒风吹散温柔香,院里、正房数双笑眼探看刘郎。

    老夫人笑拍肩,手指南房,李怜云会意出去。

    两个陪嫁丫鬟端着茶水、脸盆进屋侍奉。

    刘彦净面漱口后,看眼侍奉自己穿衣的怜云,蓦然生出圆满之感……

    上玄心窍内,有种‘全气全神、近乎饱和’之态。

    秉持此感细思,好似某种东西通透、达成了。

    怜云见他盯看自己,笑颜相对问:“郎君有何要说?”

    刘彦自然而笑说:“多谢娘子成全,适才忽来‘心得’,我心告诉我‘境界到了’。”

    “大概就是‘明经圆满,可以正心了’。”

    其口中【心得】,是指‘心对境界圆通之感念’,好比是‘如见桃花开,忽知是春来。’

    怜云闻听明眸善睐,未想刘郎与自己结合后便得‘明经圆满’,与君同喜。

    她清退丫鬟,贴近郎君道:“君子明经圆满,皆自己之功。亦是善养君心、修养心学之故。”

    “怎说谢我?”

    刘彦牵玉手说:“自然有修养心学之因,但也因娘子,我君心才得美满。”

    “此美满之感,恰到好处补全我心境。”

    “我该如何描述呢?就似‘饭后那口清茶入腹’。”

    “我能感受到此刻‘心全于中,形全于外’。”

    “此感,与老师心学中所言的【大品正心】,如出一辙。”

    怜云感受郎君言谈中的平静之喜,犹如草沐细雨,笑问:“何为‘大品正心’?难道正心也有品级?”

    “妾身只知,【正心】乃儒术六等境地中的第二重。”

    “第一境【明经】,即入学,点亮文灯。”

    “第二境【正心】,即是明经之后明德……”

    刘彦点头道:“正心在于明德,亦在于明辨,归总起来即是‘养心正大’。”

    “老师心学中,则细分出‘大品正心’和‘小品正心’。”

    “大品正心者,搏气如神,万物备存。心无他图,正心在中。神气通畅,万物得度!”

    “小品正心者,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搏心,耳目不yín。”

    “大可含小,小中无大。”

    “世间正心之人,大多是‘小品正心’。”

    “只得一个体心端正,明心见性,便可合三千文光沁润身性,得光明心性。”

    “我此番所得,却高过大多数,原因就在于心学、在于娘子。”

    “《君心化龙》有云【大品正心,心气神通,能无卜筮而知吉凶】。”

    听刘郎一番阐解,怜云得七分通悟,却最后一点不明白。

    问:“大品正心后,能得‘感应吉凶的神通’?”

    刘彦指点她话中谬误,说:“娘子会意错了。【心气神通】不是‘心得神通’,而是说,心意、气意、神意三者相通了,通达九窍。”

    “心气神一通,则滋长内在灵明,亦滋长灵觉。”

    “灵明强大如鬼神,则能感应吉凶,无卜而知。”

    “这非道门之术,乃是养心气神通达而得。”

    “好似一种‘悟道得道’,说是‘神通’也可以。”

    “我师《内篇》有云【思之而不通,鬼神助通之】。”

    “其中‘鬼神’,即是指‘内在灵明’,它们就在‘心脑之内’。”

    “司徒心学有一半都在阐述‘它’。”

    “理解透了,感应到了,看得见了,便能驾驭心意神气,使灵明化龙。”

    “此乃形而上的心学,近乎于老庄道玄。”

    “世上真儒,重在阐道。”

    怜云点点头。

    她深知这些门内话,外人是听不到的,也从刘郎话中明悟‘修养心学对养学修道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