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揭开

    “请王爷恕罪,陇南地处偏僻,比不上京城,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王爷海涵。”周亮站起身,拱着手,对着恒王谄媚。

    恒王脸上浮出一抹笑,随即冷脸道:“周大人,你这刺史府上伙食不错呀!可你的奏章里却说,陇南已然是人间炼狱。这一时间,本王竟不知你是在奏章里撒了谎,还是此刻正在撒谎?!”

    恒王的声音一句比一句高,像鞭子一样抽在各位大人身上。

    刺史大人早就冷汗淋漓,哆嗦着跪在了恒王面前。

    “王爷息怒,此前陇南的确发生过饥荒,下官一时心急,故而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但这段时间,饥荒已减轻许多,州内可以应对。只是下官疏忽,还没来得及向朝廷禀明情况,王爷就到了。”

    大厅内没有任何声音,因而,刺史的汗掉到地上就显得特别刺耳。

    “真的?!”恒王拉长了声音。

    “下官不敢欺瞒。而且,街上的景象王爷已经看到了。饥荒,州内确有能力应对。”

    九歌一直看着这一切,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即使刺史大人迫于恒王的身份紧张不已,那也不至于吓出一身冷汗吧。

    看着眼前梦里见过许多次的丰盛饭菜,九歌却丝毫没有胃口。

    晚宴过后,九歌刚回到房内,就有仆人上来伺候。

    “我自己来吧。”九歌不习惯旁人伺候,随口说道。

    没想到,迎上来的上了年纪的仆人却一下子跪倒在地:“请小姐恕罪,奴婢不知做错了什么。”

    九歌疑惑道:“你什么也没做错呀?起来吧,别跪着了。”

    仆人没有动:“刺史大人吩咐过小的,一定要伺候好小姐。若奴婢有伺候不周的地方,还请小姐如实告知,可千万别告诉刺史大人。”

    九歌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伸出手:“来,先起来。”

    “我还不知道你怎么称呼?”九歌把跟自己母亲年龄相当的仆人安排在座椅上。

    “奴婢没有名字,夫家姓贾,他们都叫我贾婶。”

    “贾婶,我问你话,你一定要如实回答。”

    “您问吧。”

    “贾婶,在我们来之前,刺史大人是怎样叮嘱你们的?”

    “这”

    “您放心,但说无妨。我一个字都不会告诉刺史大人的!”九歌宽慰道。

    “是。刺史大人说,京城传下消息,恒王爷要来陇南,让我们小心伺候着,若是伺候不周,就得小心自个儿的脑袋。”

    九歌接着问道:“那,陇南遭遇饥荒,州内真的可以解决吗?”

    九歌话音还没落,贾婶就掉下泪来。

    九歌急忙道:“贾婶,您先别哭。您先告诉我真实情况,我们才好帮你们呀。难道周大人没有告诉你们恒王爷此行的目的吗?”

    贾婶稍稍忍住眼泪,离座走到九歌面前,直直地跪了下去,双手越过头顶,俯下身去:“求姑娘为我们做主啊!”

    九歌连忙道:“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慢慢说。”

    贾婶没有动,而是开口道:“姑娘既问我,想必对陇南饥荒有所耳闻。”

    贾婶抬头看了她一眼,九歌点点头。

    “饥荒爆发后,陇南街上到处是饿着肚子的人们,大家都没有吃的,只能啃街上的树皮。甚至连街上跑的老鼠,都要想尽办法捉来充饥。可前几天,刺史大人突然下令说,要封锁街道,所有人都得待在家里,不许出门。”

    “为什么?”九歌脱口而出。

    贾婶摇摇头:“奴婢不知道。只知道当时有人反抗,说家里没有吃的,难道还不允许老百姓出门填饱肚子吗?可刺史大人说,谁要敢在街上晃荡,全家的性命都得小心。有许多胆大的,叫喊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反了他娘的。可还没等大家伙动手呢,刺史大人就下令把为首的人抓起来。到现在,仅奴婢知道的,已经抓了二三百人了。”

    “二三百人?”九歌吃惊道。

    “奴婢在官家当差,情况已经算好的了,好歹能吃得饱。可其他的乡亲们,饿死的饿死,卖孩子的卖孩子,惨不忍睹啊!”贾婶忍不住,呜呜咽咽起来。

    “我明白了!”九歌愤愤道。

    “您明白什么了?”贾婶抬起脸问道。

    九歌没有回答她。

    恒王正准备歇息,听见外面有人来报:“王爷,林姑娘求见。”

    “林姑娘,这么晚了,有何事要见本王?”王爷穿戴整齐,来到正厅。

    “求王爷为陇南百姓做主。”九歌一进门,就跪倒在地。

    “林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不知王爷对陇南饥荒一事有何看法?”九歌站起身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