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章 除夕夜

    武德七年,除夕,大雪。

    太原王氏,祠堂。

    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正在进行。

    站在最前面的是两人,一个须发皆白,腰背微陀,拄着一根雕着龙头的拐杖。

    如果仔细看,拐杖是金丝楠木的。

    旁边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尚未及冠,却能和老人并列,实在是一桩怪事。

    老人身份显赫,正是太原王氏当代家主,王承先。

    虽是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少年人是他的孙子,名叫王鹏。

    老人很是虔诚,每个动作都认真完成,生怕引起祖宗不满。

    少年人左顾右盼,对祭祖好像不是很上心。

    老人也不责怪,只是按照既定流程,逐步完成祭祖仪式。

    能站在祠堂里面的,都是太原王氏的嫡系子孙。

    其他的旁支子弟,除非入仕为官,不然,能耐再大,也只能站在祠堂外的广场上。

    能参与祭祖仪式,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要是能站在祠堂里面,更是身份的象征。

    祠堂里,除了王鹏,年纪最小的也已经超过三十岁。

    在外面无一不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

    可是在祠堂,都得规规矩矩的。

    一个人除外,王鹏。

    王鹏是王承先的嫡长孙,年纪小,本来没有资格进入祠堂。

    只因刚出生时,有一位高人路过王家,给他看过面相,批了命格。

    高人曾言:“此子本是天外人,因缘际会入凡尘。他日扶摇九千里,华夏万世永留存。”

    这四句话,差点吓死王承先。

    恰逢乱世,大隋两世而亡。

    天下大乱。

    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个中原大地搅的鸡犬不宁,尸横遍野。

    五姓七望之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七家联合,准备支持李渊,助他夺取天下,平定乱局。

    高人给王鹏批了命格,顺便赐他个鹏字。

    王家人想让高人详细讲解一下那四句话的意思,高人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拒绝。

    当晚,高人云游四方而去,王氏陷入分歧。

    一派主张立刻造反,立王鹏为皇帝。

    另一派主张支持李渊,他们深信,只有千年的家族,没有千年的皇朝。

    太原王氏差点因为分歧陷入内乱。

    王承先抱着还在襁褓里的婴儿,独自在祠堂里枯坐一夜。

    出来后,下重手处置了几个要造反的家族成员。

    其中就有他的二儿子,王秉孝。

    王承先育有四子,老大秉忠,老二秉孝,老三秉仁,老四秉义。

    取忠孝仁义。

    王秉孝是最激进的造反派,被王承先重责三十鞭子,发送岭南,永世不得踏足长江以北。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提说造反之事。

    李渊不负所望,果然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

    到现在已经七年,五湖四海望风而降,大唐帝国已初现端倪。